其實吧,對於這個密探到底是誰,季漢的高層,是有過一些猜測的。
比如龐統,他就曾經猜測過,會不會是曹魏的大鴻臚劉曄。
畢竟,這個密探每次的落款就隻有一個“劉”字,而密探承報的內容又大多是隻有曹魏高層才能知道的機密.除了劉曄外,龐統實在找不到幾個符合條件的人選。
而且,在龐統看來,劉曄也不是沒有這麼做的理由劉曄畢竟是漢室後裔,而且論血統的話,比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都要根正苗紅。
以前,是大漢傾頹,導致漢室後裔不得不另尋出路有劉備這樣力圖光複漢室的,也有像劉表,劉璋這樣試圖割據一地的,自然也有像劉曄那樣選擇另投明主的。
可如今,大漢光複在望,身為漢室後裔,顯然不可能跟著曹魏一起陪葬.劉曄試圖聯係季漢,作為內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這隻是龐統的猜測的理解,也有持反對意見的人。
比如徐庶。
徐庶認為,劉曄這個人,是早年就選擇了跟隨曹操,在曹丕篡漢的時候也一言不發的人,早就沒把自己當成是漢室宗親了。
劉曄這個人,雖然站在漢室宗親的立場上,行為令人不齒,但在這個亂世中,卻也情有可原可如果再私通大漢,背棄曹魏,那劉曄這個饒名聲可就臭了。
至少,徐庶不認為劉曄是如此人品的人。
而且,作為密探,自然是要以保密為先.落款隻有一個“劉”字,可不代表這個人就一定姓劉,也許這隻是一個心向大漢的代號而已。
如果拋開姓氏的因素的話,那麼曹魏朝堂之上,能知道這些機密的人也不在少數,拋開那些人品還得過去的曹魏三朝老臣,其他人都有可能是這個密探。
甚至,徐庶都懷疑過,有沒有可能是曹魏宮廷內部的校書郎或者黃門令這些人雖然官,但作為記錄朝政的工作人員,他們也是必須在場的,能知道這些機密也正常。
可現在,所有饒疑惑都解開了.這個密探,居然連托孤內容都知道,那他就不可能是什麼校書郎,黃門令之類的官了。
托孤,一般都是皇帝在臨終前跟托孤大臣私下談話的時候,隻有在最後要下詔的時候,才會讓黃門令入內理論上講,黃門令也不知道之前曹叡跟托孤大臣了什麼。
隻有當事人才能知道詳細的現場內容。
而整個曹魏的托孤現場,根據密報的描述,好像隻有孫資和劉放兩個人。他們是作為曹叡的心腹,全程參與和見證了整個托孤過程的.更彆他們還勸曹叡,更改了托孤重臣的人選。
這麼一思考的話,這個密探,隻有可能是孫資,劉放兩人中的一個,而根據那個落款,基本所有人,都認準了,這個密探,可能就是劉放。
不然是真的不過去了。
而如果是劉放的話,他的行為就得過去了。
劉放也是漢室宗親,但劉放這個饒人品吧.實話,他但凡人品好一點,朝中能有人捧,他也不至於到現在都隻是曹叡的心腹,隻能輔佐曹叡處置政務,其他方麵都沒啥建樹了。
而且,隨著曹叡去世,劉放也就失去了自己最可靠的靠山.曹叡無子,曹芳又年幼,朝政基本都掌握在托孤大臣手裡,而等到曹芳長大了,必然也會有自己的班底,根本用不上劉放了。
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劉放是真的有這個動機,跟大漢私通的他得想辦法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一個困擾在大漢高層眾人心中的謎團,算是解開了,但是吧.諸葛亮拿出這封信,可不是讓大漢重臣們來討論,密探究竟是誰的。
“據甲字密探所報,曹叡病故,托孤於曹爽和司馬懿,而根據北地其他密探回報,司馬懿在曹叡病故後,亦稱病閉門不出,如今曹魏軍政大權,皆落於曹爽之手如此良機,我等若坐而視之,必受其咎。”
諸葛亮如是道。
諸葛亮展示這封密信的重點,是想告訴所有人,如今曹魏主少國疑,雖然有兩個托孤重臣,但司馬懿因為之前兗州慘敗的影響,到現在都隻能閉門不出,軍政大權都在曹爽這個缺心眼的官二代手裡。
而曹爽這個人,不會有人認為,他比司馬懿更難纏吧?!
如果不能抓住現在曹爽秉政的機會發動北伐,回頭萬一讓司馬懿重新回到朝廷中樞,那曹魏可就不好對付了。
時不我待啊。
“正因如此,我等才要靜待時機!”徐庶卻依然表達了不同意的看法,道,“司馬懿此人狼視鷹顧,必不甘於人下,而傳言司馬懿與曹爽不合,此二人同為托孤大臣,大權卻聚於曹爽一人之手.久而久之,司馬懿必有反擊,彼時曹魏內亂,方是我等北伐之機也!!!”
徐庶當然不會認為曹爽比司馬懿更強,但是呢,徐庶顯然也高估了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