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那意思吧,薑敘和龐統不是還閒著呢嘛,這一路兵馬,就讓他們兩個人掛帥好了。
正好,就讓龐統掛帥,薑敘為副帥輔助。
薑敘本身統兵能力也不差,可以彌補龐統在統帥經驗上的差距,而這個戰略也是龐統製定的,他最清楚這個戰略的重心在哪裡,而如果要臨陣應變,龐統在場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龐統卻非常意外的推辭了這個主帥人選。
理由有三條。
第一,是因為龐統跟徐庶的情況不一樣。
徐庶在上次北伐中可以單獨領兵作戰,一方麵是因為徐庶所統帥的麾下將軍們,有很多荊州係出身的將領,徐庶隻要統帥好這些人,就能達到效果。
另一方麵,徐庶其實也不是沒有領兵經驗,他在輔佐關羽鎮守荊州期間,有過不少的隨軍出征經驗,對軍中事務非常熟悉,他所欠缺的,隻是自己臨陣決斷的指揮能力而已。
但龐統跟徐庶不一樣,他其實和已故的翼侯法正是一樣的,兩個人都是純粹的謀士。
雖然也不能龐統沒有隨軍出征經驗,但龐統習慣於出謀劃策,而不是自行決斷,更加沒有臨陣指揮作戰的經驗.突然領兵上陣,並不合適。
第二,龐統也需要坐鎮長安,和李嚴一起處理後方政務。
尤其是現在這個情況,諸葛亮剛剛弄了一個人事改革的爛攤子出來,還沒等攪和完就急匆匆的去北伐,萬一地方有變,既需要有人能坐鎮長安,也要有人能領兵平叛,因此他和李嚴兩人,一個都不能少,都必須呆在長安留守,以防萬一。
第三龐統推薦了一個比他更合適的領兵人選——鄧艾。
按照龐統的法,如今的鄧艾,經過了近二十年的戰陣曆練,他現在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個統兵出戰的機會。
因此,龐統建議,任用薑敘為主帥,鄧艾為副帥,率領第三路兵馬出征。
這個建議吧.張溪就有點不太好回話了。
得避嫌。
鄧艾是張溪的親傳弟子,這個世人皆知,而鄧艾的能力如何,至少在大漢高層看來,將來他接替張溪的衣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可這話,諸葛亮,龐統等人可以,張溪不能這麼。
張溪也相信現在的鄧艾已經有了獨當一麵的能力了,但他這個當師父的,不好去主動提這個事兒,而當龐統提議的時候,張溪也必須閉嘴。
但好在,這些年下來,鄧艾的能力還是得到了不少饒認可。
比如徐庶。
自從張溪入川後,鄧艾基本就是在徐庶眼前成長的,這些年,鄧艾的實際能力如何,徐庶是最清楚不過的.鄧艾擔任第三路軍副帥,徐庶幾乎是第一個讚同的。
而作為第三路軍的主帥,薑敘其實對鄧艾的能力並不太了解。
但是吧,這事兒薑敘也沒道理反對就是了。
一方麵,鄧艾是張溪的親傳弟子,薑敘就算真的看不上鄧艾,也得給張溪一點麵子。
另一方麵,這次作戰,大漢禁軍在張溪麾下作戰,那就意味著,自己的族侄薑維也在張溪的指揮下作戰為了自己的族侄著想,薑敘都不可能去得罪張溪。
再加上,鄧艾本身的能力也不差,又隻是擔任薑敘的副手.那薑敘為什麼還要反對呢?!
龐統提議,徐庶,薑敘讚成,張溪不話,李嚴.李嚴就是個人精,他好不容易借著孟達的事兒,修複了一下跟張溪的關係,才不會在這種時候討人厭的話呢。
就這樣,三路大軍的主帥,就這麼決定了下來。
再之後,就是各自商議抽調作戰將領的問題.但這些,已經是一些細枝末節,不太重要的事情了。
就此,戰略決定,大漢要開始第六次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