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賈逵主動請戰,抱病領兵,突出重圍,去接應郭淮和司馬昭。
而司馬懿對此老淚縱橫的對著賈逵伏地而拜,然後同意了。
司馬懿這個老狐狸,雖然從曆史上來看,人品真不咋樣。
但是吧,他還算是深受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洗禮的人自己能不能做到兩,但對於這樣願意為國捐軀的老臣,司馬懿還是很敬佩的,伏地而拜,確實是因感而發。
當然,其中還有一半的原因,是賈逵這次抱病出征,不僅僅是為了大魏,還是去救他的二兒子。
所以吧,司馬懿這一拜,還是挺真心實意的,然後再親自挑選了五千士卒,其中還包括了司馬懿自己的親衛,統統交給了賈逵,讓賈逵出城接應。
大約六後,張溪和司馬懿,都接到了己方斥候的回報,得知了蒼山嶺大戰的結果。
郭淮領兵突襲蒼山嶺,雖然隻有五千人,但郭淮還是接納了司馬昭的建議,大膽的分兵兩千人給司馬昭。
按照司馬昭的建議,郭淮率領三千人突襲蒼山嶺正麵防線,吸引文欽率領的五千士卒阻擋,而司馬昭則從路繞道側翼,避開文欽建立起的糧倉防線,滲透到蒼山嶺內部,突襲放火,燒毀蒼山嶺漢軍糧草。
有一一,這個計劃,一開始實施的還是很順利的。
文欽是真的沒想到郭淮敢隻帶三千人來突襲,他以為郭淮既然出現了,肯定是魏軍主力到來,因此布防上確實有些頭重腳輕,過於注重正麵防禦了。
沒辦法啊,誰讓這是郭淮啊,大魏名將.文欽可是很早就聽這位將軍的名聲和傳聞的,自然不敢怠慢。
而當文欽發現郭淮隻帶了三千人左右突襲的時候,頓時意識到了自己中計,身後必然會遭遇威脅。
也就搭著文欽的能力也不俗,臨陣調整速度極快,立刻分兵救援後路,補強後路的防禦.暫時拖延了一段時間。
當然,如果文欽隻有手裡的這五千饒話,那這次防禦應對,恐怕是要出大問題的。
文欽被郭淮的進攻給拖在了前軍,他分兵去後軍支援,但是後軍並沒有一個合格的將領指揮,隻靠後軍的校尉,縱然可以依靠兵力優勢暫時拖住司馬昭,但肯定拖不了太久.一旦讓司馬昭闖入蒼山嶺,那恐怕就全完了。
而就在文欽難以前後顧及之時.魏延帶著五千士卒,出現在了郭淮的身後。
這下好了,被前後夾擊的人,變成了郭淮。
於此同時,文欽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轉身去指揮後軍的防守,擋住司馬昭前進的路線。
一通混戰之後,文欽到底還是擋住了司馬昭往後軍的進攻路線,趕在司馬昭闖入蒼山嶺屯糧地之前,把司馬昭給逼退了。
而前軍方向,因為遭遇到了魏延的領兵衝擊,郭淮知道這次突襲已經事敗中計了,也沒有做太多的停留,選擇了往北方突圍,等待彙合司馬昭後,一起退回魏縣。
本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最多也就是魏軍突襲蒼山嶺不成,有損傷而已。
可當郭淮和司馬昭彙合後,往北回撤的過程中,正好遇到了領兵一萬南下的薑維。
而兩饒身後,是打掃完蒼山嶺戰場,協助文欽重新完成布防後,再次追上來的魏延。
又是一場前後夾擊,而這次,郭淮和司馬昭是被徹底堵成了夾心餅乾,不再是什麼混戰了一番大戰之後,郭淮和司馬昭最終敗北。
最後,還是郭淮選擇了孤注一擲,拚死斷後,這才給司馬昭爭取到了一線生機,突出重圍。
郭淮的想法很簡單,他反正已經六十多了,活的也夠久的了,但司馬昭不一樣,他才三十歲不到.這是大魏的未來,不能讓他就這麼葬送在戰場上。
因此,郭淮就是故意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吸引漢軍圍攻,來換取為大魏保留希望。
至於自己最後的下場郭淮就沒有想過要投降,也不可能投降,唯死戰而已。
司馬昭因此逃出生,但郭淮在被圍後逃生無望,奮力拚殺到隻剩自己。
最後,郭淮在魏延和薑維的一起見證下,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