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九年十月,曹魏天子曹芳親臨朝歌“督戰”,陷入季漢北伐中路軍的包圍。
延熙九年十月下旬,季漢北伐北路軍攻破鄴城,鄧艾不做休整,立刻全軍南下,包抄朝歌後路。
延熙九年十一月上旬,曹魏魏縣守將司馬懿奉命棄守魏縣,西進救援朝歌魏縣被張溪,魏延領兵占據。
延熙九年十一月中旬,司馬懿在西進途中,突然轉道北上,突襲無人防守的鄴城,再次占據這個曾經的曹魏國都。
延熙九年十一月下旬,夏侯霸,秦朗,樂綝,兵分三路突圍,試圖重新退回鄴城,跟司馬懿彙合。
延熙九年十二月,夏侯霸,秦朗,樂綝的三路兵馬被諸葛亮,龐統,鄧艾,張溪,魏延率領的五路大軍,合圍在鄴城西南的蕩水附近。
延熙九年十二月,夏侯霸等人再三向鄴城司馬懿告急,希望司馬懿出兵接應,司馬懿以蜀賊圍點打援,不可輕動為由,拒不出兵。
延熙十年正月,夏侯霸,秦朗奮力一搏,在蕩水南岸於諸葛亮決一死戰,卻最終因為兵力懸殊,一戰潰敗。
秦朗為突圍斷後,不幸戰死,樂綝防護側翼,被魏延斬殺,夏侯霸親自護衛天子和太後北撤,卻遭遇到蕩水北岸的鄧艾和張溪聯手堵截,拚儘全力後依然兵敗,不幸被擒。
曹魏天子曹芳,太後郭氏,乃至在最後關頭依然心懷大魏,趕到朝歌的曹魏官員,大多被擒。
延熙十年正月下旬,諸葛亮領大軍繼續北上,再次反攻鄴城。
司馬懿見勢不妙,帶領三萬士卒撤離鄴城,東逃至界橋,繼續領兵防守,守衛冀州東部。
鄴城,再次被季漢攻下。
而曹爽,此時已經早早的逃到了幽州,跟田豫彙合。
至此,第六次北伐,基本結束。
此次北伐,基本擊潰了曹魏的主力軍,俘獲了曹魏的天子曹芳和文武官員,攻占了鄴城。
雖然說,逃到幽州的曹爽依然不甘心失敗,在田豫的支持下,另立曹宇為帝,繼續延續曹魏政權但天下人基本都已經確定,這不過是曹魏最後的掙紮了,北方大勢已定。
就跟當年袁紹輸了官渡之戰一樣,雖然袁譚,袁熙,袁尚三兄弟還在,但誰也不認為他們能逆境翻盤,如今的曹魏,已經大勢已去。
季漢方麵,在二度占據了鄴城之後,諸葛亮也開始逐漸安排退兵事宜。
北伐終究是動用了太多的軍力,後勤糧草的壓力也很大,繼續維持著四十餘萬軍隊的規模,並沒有實際意義。
也是時候重新安排防務,讓一部分軍卒回軍,減輕後方壓力了。
當然,這不是縱敵,諸葛亮對司馬懿,對曹爽,還是有所戒備的,因此,在占據鄴城後,諸葛亮又派薑維北上,進攻幽州範陽郡,把冀州北部和幽州接壤的兩個郡都拿下來,並且讓薑維駐守在這裡。
之後,諸葛亮任命薑維為幽州刺史,領兵五萬,駐守在代郡,範陽郡。命鄧艾為冀州刺史,領兵十萬留守鄴城。命魏延為並州刺史,護衛河東北方。
順帶一提,原本困守河東郡北部的司馬師,在鄴城全麵潰敗,近無援軍,後無退路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了向薑敘投降。
做完這些準備後,諸葛亮才下令回軍龐統領兵回洛陽,薑敘領兵回雍州,張溪領兵先回兗州,跟徐庶交割兵權後,再領兵回荊州。
而諸葛亮自己,暫時留在鄴城,一方麵對冀州東部的司馬懿和幽州東北的曹爽持續製造壓力,另一方麵,他也要親自留在鄴城,跟河北世家大族們打交道。
畢竟,跟曆史上鄧艾進攻成都不同,鄧艾進攻成都的時候,益州世家大族巴不得早點投降曹魏呢,因此鄧艾攻下成都後,基本就是傳檄以定,整個益州都沒有翻起什麼波浪來。
但河北之地不同,河北世家大族們對大漢可沒有太多的好感,不過是曹魏確實兵敗如山倒,他們才不得不降.因此,想要治理河北,同時收攏河北世家大族的心,推行大漢現行政策,諸葛亮不親自守著,可不太放心。
順帶一提,攻下了鄴城後,諸葛亮還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秘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