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東征準備(二)(2 / 2)

也不是外人了,就是現在的戶部左侍郎,張溪的老熟人,馬謖,馬幼常。

馬謖自從進入朝廷中樞後,一直沒有撈到帶兵出征的機會,因此他的腦袋還好好的呆在自己的脖子上,反倒因此獲得發揮政務才能得機會。

如果不是出於朝局平衡的考慮,去年三省六部人選調整的時候,馬謖甚至是有可能出任戶部尚書的。

而費禕派馬謖過來,一方麵是利用馬謖荊州人的身份,來給張溪出謀劃策的,另一方麵,費禕也把自己對東吳世家的構想,跟馬謖商量過,而馬謖的一些建言,也讓費禕認為,馬謖是接任自己,對東吳滲透的最好人選。

而馬謖的構想,其實說起來也不算太複雜。

前些年,隨著張溫被孫權流放,大漢的很多商品代理銷售權,比如說蜀錦啦,比如說紙張啦,比如說煤礦,鐵礦啦.基本都被吳中四大家族的人給瓜分了。

畢竟,張氏被孫權盯上了,時不時的打壓,如果不讓出足夠的好處的話,張氏恐怕都無法在江東立足了。

這對大漢有不利的一麵,因此失去了一個不錯的合作對象,獲取東吳情報的難度,也變大了。

但是吧,也有好的一麵.這些年,大漢的諜報係統,也跟江東的四大家族建立了不錯的關係。

雖然沒有跟張溫那麼鐵吧,但有些情報的獲得渠道,反而更多了。

而馬謖的建議,就是從這方麵入手,大量的傾銷給吳中四大家族們蜀錦和紙張,高價銷售煤礦和鐵礦。

低價傾銷給吳中四大家族紙張和蜀錦,是用來收買吳中四大家族的,而高價銷售煤鐵礦,則是用來離間吳中四大家族和孫權之間的關係的。

畢竟,孫權也不是傻子,就算要從蜀漢的南中地區進口煤鐵礦,但也不會假手他人這兩玩意兒加在一起,可是可以製造盔甲軍械的。

孫權除了腦殘了,才會把煤鐵礦進口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吳中世家去做。

所以啊,東吳的煤鐵礦進口,全都是掌握在孫權和孫氏宗族手裡的。

可如今,蜀錦,紙張這些消耗品降價,讓世家賺的盆滿缽滿的,而煤鐵礦這種重要戰略物資卻漲價,讓孫權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獲得你讓孫權怎麼想。

怨恨大漢?!

當然可以,但如今兩國是交戰狀態,沒徹底斷掉這個煤鐵礦的貿易已經算是大漢這邊在“放水”了,何況區區漲價?!

那不是在情理之中的麼?!

孫權就算怨恨大漢,他要有這個本事,就起兵來戰唄.沒這個本事,就隻能憋著這口氣。

可孫權這個人,哪裡是那麼容易憋住一口氣的人。

再加上如今東吳內部的朝爭不斷,內部不穩.孫權要是不找機會對吳中世家下手,一邊剪除吳中世家羽翼,一邊撈取好處,那才是怪事呢。

所以啊,馬謖認為,隻要這麼做,就可以破壞吳中世家和孫權之間的關係,再加上紙張和蜀錦的拉攏,未必不能收買一些吳中世家為大漢所用。

張溪聽完了馬謖的建議後,若有所思。

說實話,馬謖的這個建議吧,放在這個時代下,其實還是不錯的畢竟是從利益下手,成功率還是有的。

但是吧,張溪總覺得,這麼做,就算成功了,也不見得有多大的效果。

畢竟,不管是吳中世家還是淮泗集團,他們其實都很排外,而且他們的核心利益都在江淮一帶。

收買個把世家大族確實是有可能,但讓大部分吳中世家放棄自身利益,化身帶路黨就靠這點紙張和蜀錦的價值,可遠遠不夠。

這年頭世家大族是什麼德行,誰還能不知道麼?!

如果不能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根本性的損害,不讓他們跟孫權徹底翻臉,就收買幾個世家,其實毫無意義。

最直觀的例子,吳中張氏,之前費禕喂了他們那麼多的錢財,而孫權又如此打壓他們,也沒見他們拋棄在吳中的產業,跑來荊州投靠大漢啊。

說到底,幾個錢和家業,孰輕孰重,這些人其實分的很清楚。

所以啊,張溪覺得吧,必須要讓這些世家大族受到切膚之痛才行。

辦法吧,張溪隱隱約約有了一個概念。

但是吧,確實隻是一個概念,張溪其實不太懂這裡麵的實際操作,也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甚至於,這個概念,還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思。

這個概念,其實就是——直百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