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朝廷的三省中樞,以二比一的方式,反對北伐派占據了上風但可惜,這可不是什麼講究投票決定國政的年代。
三省,是各司其職的。
中書省負責決策,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負責監督。
所以,理論上,決策權是在中書令蔣琬的手裡的而蔣琬是個堅定的北伐派。
再加上,諸葛亮身為丞相,他本身的意見就是一種風向標,而且,諸葛亮的疏奏,三省不管是什麼意見,都必須呈遞給子,交由子裁決。
而大漢子劉禪,對於諸葛亮請奏北伐一事,想都沒有想,直接禦筆回複了一句話——丞相可便宜行事。
相父要做的事情,那還用想麼,肯定就是對的。
這就是劉禪最真實的想法。
也就是這些年,劉禪逐漸開始親自理政了,諸葛亮又勸劉禪要注意保持子威儀否則劉禪恐怕會直接回複“一切由相父做主”這樣的詞兒。
現在的這個“便宜行事”,已經是劉禪略有保留的批複了。
而劉禪這麼一批複,李嚴就算再怎麼不滿,再怎麼堅持反對,他作為尚書令,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為諸葛亮北伐幽州統籌後勤。
諸葛亮這邊,再接到了劉禪的正式詔書後,也沒有猶豫,立刻起兵。
命鄧艾領兵三萬,直逼界橋,吸引冀州東部的司馬懿出兵對峙。
當然,這一路兵馬,不過是個幌子而已,事實上,鄧艾哪怕隻帶著一萬兵馬去,諸葛亮都算定了司馬懿不會選擇回援幽州的。
這老狐狸在打什麼主意,諸葛亮已經摸清了,而諸葛亮也不介意送這老狐狸一場名聲.隻要他不耽誤自己滅魏就校
之所以還讓鄧艾帶著三萬兵馬去界橋,主要是擔心司馬懿這個老狐狸貪得無厭,真的擊敗了艾,反攻鄴城,貪之功。
雖然諸葛亮對現在的鄧艾很滿意,但考慮到對麵畢竟是司馬懿.多給鄧艾一些兵馬,總不是壞事。
分出鄧艾去界橋吸引司馬懿的注意力之後,諸葛亮親自率領兩萬冀州郡兵北上,彙合駐紮在範陽郡的薑維五萬兵馬,總計七萬人。
然後,再等並州刺史魏延率領兩萬並州騎兵來援,湊在九萬人,就可以發動正式的北伐幽州了。
畢竟,進攻幽州,不可能沒有騎兵的幫助。
甚至於,諸葛亮還擔心騎兵不太夠用,還派人去聯絡了幽州以北的鮮卑拓跋氏,要求他們從北往南,從攻幽州,會師於薊縣城下。
之所以是鮮卑拓跋氏.這裡麵有個問題。
三年前,鮮卑族最大的部落族群,還是步度根所部的部落。
但是,這三年裡,一方麵是諸葛亮有意平衡草原勢力,扶持拓跋氏對陣步度根部落,另一方麵,也是步度根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短短三年時間,步度根所部被拓跋氏先後三次擊敗,如今已經將勢力範圍收縮到幽州以北,高句麗以西的地盤內,苟延殘喘了。
雖然吧,諸葛亮也不希望看到拓跋氏的崛起,但事已至此,諸葛亮也沒太當回事兒。
畢竟,這年月的周邊異族,那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就算他拓跋氏崛起了,有簾年軻比能的聲勢,隻要大漢騰出手來,也不過是一戰而滅的事情罷了。
諸葛亮有這個信心。
而這次要求拓跋氏出兵從攻幽州,本身也是諸葛亮對鮮卑拓跋氏的一個試探,看看這隻自己圈養的獵犬,是不是還聽自己的話。
而鮮卑拓跋氏應該,不愧是曆史上那支能鬨出那麼大動靜來的異族部落,深知能屈能伸的道理。
這次諸葛亮相招,鮮卑拓跋氏毫不猶豫的應招,出兵五萬精騎,進攻幽州北部。
而隨著鮮卑拓跋氏出兵幽州邊境,這場大漢北伐幽州的大戰,終於是徹底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