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今的大漢,政治格局,還是在延續東漢的那一套,稍微有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如今的中央朝堂牢牢的掌握著軍權,借助軍權,壓製住了內部矛盾而已。
這樣的政治格局,在朝廷還能掌握住兵權的情況下,當然可以勉力維持下去,如果再有幾代還算過得去的君主當政,或者朝堂內部還有諸如諸葛亮,張溪,徐庶,龐統這樣的賢明之士來維持政局的話,那麼維係個百來年也許還有可能。
但再長久下去,隨著世家欲望的不斷成長,隨著土地兼並的越演越烈,最終,還是會回到軍閥混戰的局麵中去的。
諸葛亮是這個時代認知最清醒的人,他知道東漢前期是什麼樣,東漢中期又是什麼樣,到了東漢末年又會變成什麼樣。
諸葛亮也是一個聰明人,他也知道,世間不存在萬年的王朝,他如今都已經六十多了,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活幾年,他死後,大漢會走向何方,其實並不在他的責任範圍內。
但可惜,諸葛亮是個重感情的人,他依然還記得當年先帝是怎麼三顧茅廬把他請出山,也記得在入仕後,先帝是怎麼給與他最高規格的信任和權柄的。
因此,諸葛亮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把事情做到最好.哪怕不能讓大漢延續萬年,至少也得讓大漢不至於走上東漢的老路。
這,是諸葛亮現在最後的一個牽掛了。
隻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就像諸葛亮在很早以前,跟張溪過的那樣,不管是科舉製,還是印刷術推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是需要幾十年,甚至是幾代人去做的事情現如今,諸葛亮想要改變政治格局,削弱世家力量,同樣也是這樣,沒有幾代饒努力,恐怕會出大事兒。
再加上北伐的過程中,大漢從益州崛起,到現在的橫掃下大半,中間也少不了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和出力。
尤其是在兗州之戰和河東之戰這兩場戰役裡,諸葛亮深刻體會到了,在這個時代,如果世家站在你這邊的話,平定下,到底能輕鬆多少。
世家大族,已經是這個時代繞不過去的坎了.隻能限製,卻無法根除。
所以,你讓諸葛亮在如今的政治格局下,尋求更加出色的政治體係,來保證大漢能走的更加長遠諸葛亮是真的有心而無力。
因此,諸葛亮在荊州呆了足足三個月,跟張溪也談了足足三個月。
期間,諸葛亮和張溪也商議過,是否有更加合適的改良方式,也就是在現有的政治格局和政治體係的基礎上,儘可能的修修補補但,都沒有更好的辦法。
至於變法這個諸葛亮和張溪還真的都沒有想過。
一來,兩個人都不是那種衝動做事的個性,兩人都生性謹慎,做事不會瞻前不顧後,都喜歡謀定而後動。
變法這種變數太大的做法,從來都不是兩饒第一選擇。
二來嘛.兩饒年紀都不了。
人要是一上了年紀啊,經曆的事情多了,難免的會對一些改變有些顧慮。
是的,顧慮,不是抵觸。
經曆的事情多了,好處是經驗豐富,對既有事務的發生和變化充滿了應對經驗,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可一旦變法,就意味著要推翻已有的秩序,去尋求建立另一種秩序.可誰能知道,這個新秩序對朝廷,對百姓,到底是好是壞?!
在前途無法預估的情況下,年紀大的人,往往就會變成“保守派”。
再加上所謂的變法派裡,也不見得都是做事周全的人,有些變法根本就是急於求成而不顧造成的影響,這就更加讓保守派看不過眼去了。
這,也是曆來變法,為什麼會有變法派和保守派爭鬥的原因.一開始也許大家都是為了國家好,對改革變法的爭議,不過是在不止應該邁多大的問題。
但時間久了,很多事情的味道就變了,激進派變得越來越激進,保守派變得越來越保守,最後.引發黨爭。
諸葛亮不可能真的後知五百年,但是,張溪知道王安石變法和熙寧黨爭的由來。
因此,兩個人商議了足足三個月,最後還是決定,如今的局勢和政治格局下,恐怕不太適合進行變法,隻能進行改良.縫縫補補再三年吧!!!
因此,當延熙十六年秋,諸葛亮離開荊州,返回長安後,立刻上奏子,為張溪久鎮荊州,托犯境請功。
而子劉禪在九月下詔,升張溪為大漢大將軍,假節。
世人都知道,劉禪為了紀念自己的二叔和三叔,大將軍和車騎將軍這兩個位置一直到現在都是空置的.現在劉禪任命張溪為大將軍,可見劉禪對張溪的信任和期許。
而緊接著,子劉禪又在十月,下了一道足以震動大漢朝堂的詔令——明確各州政出刺史,武由將軍。
也就是,大漢的各州,會形成文武分治的局麵。
詔令上的是比較簡單,但是吧,實際落實起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協調了。
比如,從屬於州行政體係下的督郵職位,是否還要繼續保留他監督郡兵軍紀,核查軍功的職能?!
畢竟,這一項隻能,跟軍隊體係中的軍司馬的功能重疊了。
又比如,刺史是否要有製約郡兵的權利,如果任由武將治理軍隊,是否會造成擁兵自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