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了薑維寫給劉禪的那封信,薑維的所作所為就是忍辱負重,在亡國後尋求複國的忠臣義士行為。
朱然和陸遜顯然不想當反賊,而且他們也沒有想過薑維那樣的執念他們隻是不甘心。
真的,但凡建業那邊能堅守上一個月,等到他們回軍的話,那麼東吳基業,未必不能保全。
可如今倒好,空有兵力和意願,卻已經無力報國了。
事已至此,朱然和陸遜也沒有辦法,他們隻能是收攏兵力,為以後打算了。
是的,朱然和陸遜也會為自己的家族利益考慮,但跟全琮不同的是,他們隻有在大局已定後,才會去考慮這些,不會跟全琮那樣,優先考慮家族,把國家放在第二位。
投降是可以投降的,但是誰來受降,這裡麵是有講究的以朱然和陸遜的地位,也不是誰都能接受他們投降的。
這是一個地位對等的問題,也是禮儀問題。
這事兒吧,大家都懂。
因此,羊衜雖然給陸遜送了勸降書,但他卻沒有那麼不懂事的催促陸遜投降,而是雙方都按兵不動,一直等到徐庶領兵抵達濡須口後,由徐庶親自出麵,接受陸遜的投降。
同樣的,朱然在接到孫亮的投降詔書後,並沒有直接領兵去建業,向王濬投降,而是就地駐紮,等著張溪一路領兵過來,然後再由張溪出麵,接受朱然的投降。
當然,也就隻有這兩個人,是需要這麼特殊對待的,東吳的其他州郡,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傳檄四方,不投降就當叛軍處置。
稍微有點特殊的地方,是交州呂岱。
呂岱吧,基本算是跟東吳半翻臉的狀態,而且交州隔的實在太遠了,張溪也好,徐庶也罷,都不可能跑那麼遠去親自勸呂岱投降。
因此,勸降呂岱,是張溪親自寫了一份親筆信,然後由潘濬帶著,親自前往南海郡,跟呂岱交涉的。
張溪寫的親筆信,算是給呂岱麵子,而潘濬和呂岱之間,雖然經常互相交鋒,但兩人私交還是很不錯的,可以是摯友關係,由潘濬出麵勸降呂岱,也可以增加勸降的成功性。
當然,最後能不能勸降成功,其實張溪也不知道。
交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易守難攻的地形,如果呂岱真的要學趙佗或者士燮的話,那至少在短期內,大漢是沒有精力去征討的。
交州那地方吧,在這個時代,可以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存在。
交州是祖宗之地,當然不可輕棄,但同樣,交州那地方的開發程度不高,受限於生產力和丁口數量,雖然這地方的作物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但已開發的熟地數量太少,丁口不足,產量也不太高。
這地方呢,拿下來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治理起來難度很大。
再加上大漢如今剛剛三興,需要顧忌到地方太多,就投入產出比來,重新恢複中原,河北等地民生的價值,可比收回交州要高的多。
所以啊,按照張溪的預計,就算呂岱繼續玩割據,那麼一時半會兒的,大漢也不太可能再興兵征討,應該會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動兵戈。
隻是呢,張溪這個人,對這種“祖宗之地”的執念,那可是很深的.因此,張溪還是希望潘濬能服呂岱,不要搞趙佗那一套。
甚至,哪怕呂岱搞士燮那一套,隻要他承認自己是漢臣,其他的張溪都可以忍,可以幫他在朝堂上話爭取。
萬幸,呂岱這個人吧,雖然私德多少讓人詬病,但公德上,意外的相當有覺悟。
他接受了潘濬的勸降,而所要求的條件,也不過是要求封自己為海陵侯,食邑萬戶。
呂岱是海陵人,他的要求,白了就是要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當萬戶侯而已這點要求,張溪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隨著呂岱的正式投降,大漢再次掃清八方,一統下。
三興在即!!!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