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了旨,今日在太和殿早朝。
清晨時分,陽光灑落在宏偉壯麗的太和殿廣場之上。
文武百官早已整齊列隊在此恭候聖上旨意。
昨夜,劉景風塵仆仆趕回京都,並帶回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成功治理了江北縣肆虐已久的水患!
一時間,劉景成為了太和殿廣場上當之無愧的焦點人物。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對他讚不絕口。
“下官一直就看好四皇子,說四皇子有治國之策,果不其然啊。”
“四皇子此次前往江北縣僅短短七日,竟然就能徹底解決那裡的水患問題,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更有甚者,一些善於阿諛奉承之人極儘諂媚之能事,不斷吹捧道:“四皇子真乃治國之奇才也!”
“如此年輕有為,將來必定能夠擔當大任,帶領我大乾走向繁榮昌盛!”
這樣的話語無疑暗示著他們對於四皇子繼承大統、登上太子寶座的支持。
老四劉景此番赴任江北縣確實表現出色。
憑借幾道明智果斷的政令,他成功地抵禦住了洶湧澎湃的洪水,使得江北縣城安然無恙。
這一成績著實超出了滿朝文武官員們的預期。
“你們再看看那江南縣,聽說這幾日的洪水,已經淹沒了不少房屋,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啊!”
“現在的江南縣,那可是人間煉獄啊。還好陛下有先見之明,提前發行國債,用於救災,要不然這江南縣的百姓,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這個時代信息傳遞緩慢而閉塞,大多數朝臣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京都之內。
他們所接收到的最新消息,源自三天前江南縣縣令張儒呈上的奏章。
那時,江南縣已遭遇洪災侵襲。
但時至今日已過三日,眾人心中暗想,恐怕此時整個江南縣已然淪為一片澤國。
\"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一名年事漸高的老臣不禁搖頭歎息道。
“當初武王奉旨前往江南縣之時,曾信誓旦旦地向聖上保證,有妙計可解除水患,定當保得江南縣全縣百姓安然無恙。老夫當時尚深信不疑,覺著武王或已大有改觀,興許當真手握救民良方。豈料事與願違......”
“武王行軍布陣確有一套,但論及治國理政之方略,實難望四皇子項背啊。”另一人附和道。
“武王此番害得十餘萬黎庶顛沛流離、無家可歸,下官等人早已擬好彈劾武王之折本!今日定要當麵向聖上呈報!”
一時間,眾多禦史諫官紛紛表態,擺明立場。
準備趁此時機,徹底扳倒劉梟。
武王是有戰功,但江南縣一下讓十幾萬百姓失去家園,這樣的罪過,豈能功過相抵?
今天,他們就要彈劾劉梟,最起碼讓陛下拔去他的王爵。
眾人達成一致,卻忽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誰在背後說本王壞話呢?”
剛才揚言要彈劾劉梟的禦史言官,額頭冒汗,扭過身來。
隻見兩個太監,正抬著武王的轎子,往這邊趕來。
他們剛才的議論,武王明顯是聽到了。
吏部尚書丘正明見武王前來,也不再遮掩笑道:“武王,他們也不是說壞話,而是就事論事。您在江南縣的所作所為,我們都知道了。”
“這也不怪禦史言官義憤填膺,隻怪武王太過於意氣用事了。”
丘正明冷冷一笑。
這個時候乾脆不裝了,指向劉梟的那雙人抬輿:“武王還是好好感受一下這雙人抬輿的滋味。隻怕這也是你最後一次體會了。”
坐在鑾輿上的劉梟,晃了晃身子:“是嗎?”
“我的確是該好好感受感受,或許今天之後,這給本王抬鑾輿的,就該是一把年紀的丘尚書了。就是不知道丘尚書這瘦骨嶙峋的身子骨,頂不頂得住呢?”
“哼。”丘正明冷冷一哼:“王爺還真是會開玩笑。”
劉梟話裡有話道:“是不是開玩笑,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