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斑斕,靜謐如霧。
桌案上放一壺青瓷白酒,旁邊酒杯已乾。
李絢低著頭,平靜的摩挲著酒杯。
眼底深處閃過一絲緊張。
吱呀一聲,房門響動。
李絢抬頭,呼吸緊張。
隨即,李筆進門,一張紙條送了進來。
看了一眼,李絢手側邊一伸,紙條在火焰中被燒成灰燼,
李絢笑了。
一場籌劃許久的大局終於在今日落定。
甚至很多人都沒有察覺到今日之事對日後可能會產生的巨大影響。
廢太子的兒子,和追贈皇帝的兒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可惜,今日這件事,被埋藏在了很多事情之下。
李顯的孝悌友愛,東宮的潛龍在淵,武承嗣的忤逆不孝,魔道暗中的窺伺樞機,還有尚書右仆射的空缺,太子妃相王妃的待產。
甚至還有正在進行的秋收,吐蕃,突厥的戰事,河南道的隱田等等,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
也是,李賢現在還活著。
他還有皇帝的長孫。
李顯也即將有自己的兒子。
李旦同樣也是。
此種情況下,誰能想到在未來數年之後,會有皇帝薨逝,李顯被廢,李旦被圈禁之事。
此時,這位臨淄郡王,就是李絢手裡最有用的棋子。
臨淄郡王。
嗬!
這個孩子,他是李賢的兒子,不是李旦的兒子。
他叫李光仁,不叫李隆基。
臨淄郡王李光仁。
章懷太子李賢嫡次子,孝敬皇帝李弘嗣子。
李絢抬頭,臉色平靜。
從今日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
東宮,崇文館。
明亮的大堂內,十幾名身穿青色的校書、令史、典書在紅梨木架之間來回不停的忙碌。
崇文館裡丹霜後。
無限紅梨憶校書。
李絢坐在桌案之後,目光平靜。
崇文館學士楊炯,宋之問站立兩側,神色肅穆。
太子舍人杜審言站立堂中,一封檄文遞上。
李絢伸手接過檄文,麵色莊重誦讀。
就見檄文內寫:
自古帝王臨禦天下。
皆中國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
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吐蕃惡鄰,乖戾之邦。
其性鮮仁寡義,狡黠好鬥,慳吝且荒淫;繁禮做偽,土猾且猖亂。
窺竊隴右,非一日而止。
癡心妄想,無一時不停。
冥頑不化,趁釁縱害;忘恩負義,舉兵侵奪。
大唐皇帝雷霆一擊,吐蕃敗北。
鬆讚鮮廉寡恥,委屈求活,附首稱臣。
唐雖掩有天下,而不思加兵吐蕃。
授以恩德,嫁以宗女,教以儒學佛法,昌盛為照。
吐蕃雖曆代承恩,卻不思回報。
侵吐穀渾,寇隴右,舉賊兵,騷擾洮河,強略土地,禍害生靈,毀壞城郭。
我大唐皇帝,遣邏些道行軍總管,右衛將軍,南昌王絢,率左衛將軍王孝傑,右領軍衛將軍黑齒常之,右屯衛將軍孫仁師,左驍衛將軍史暕等將,攻伐蘇毗,掠軍羊同。
逼唐古拉山北麓。
揮力一擊,破那曲於山南。
縱身一躍,毀邏些於頃刻。
然,吐蕃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廢長立幼,以臣弑君,以弟酖兄,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
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義者,禦世之大防。
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
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宰相專權,憲台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
天兵一起,立刻兵將分崩。
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保。
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
今天子恭承天命,驅貪邪於殿堂,拯生民於塗炭。
寬宏氣度,納降許和,不加謗斥。
吐蕃臣民,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大唐子民撫養無異。
願能有降,誠心歸附,則通好如故,扶助依然。
負隅頑抗,為我讎寇,則天戈澄宇,掃蕩無遺。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