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高坐在禦榻之上,神色思索,最後緩緩開口說道:“此番之事,雖無造成大害,但邊境危機卻是一時急迫,故傳旨斬首李景嘉,旨到即斬。”
“臣等領旨!”殿中群臣同時躬身。
李治繼續開口:“其所勾連之人,多屬素無武備,力不勝賊之人,苟從之以求生,豈有叛國之心!故,一概不究。”
“臣等領旨,陛下仁慈,廣播宇內。”群臣沉沉的拱手。
李治目光抬起,說道:“傳旨,免冀州,玄州,易州,象州,四州刺史,其下長史,司馬,參軍,縣令,司曹等人,刑部大理寺和禦史台詳加查察,若實有罪,發配邏些道軍前聽令。”
“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群臣同時跪拜了下去。
“好了,今日事止。”李治說到這裡,稍微停頓:“狄卿辦案認真,愛護百姓,規勸朕聽,傳旨,授狄懷英朝散大夫之職。”
“臣多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狄仁傑再度沉沉叩拜。
朝散大夫,從五品下。
從這一刻起,狄仁傑正式邁入了朝中中高層官員的序列。
禦史中丞為正五品上。
狄仁傑如今距離禦史中丞也越來越近了。
李絢眉眼低垂,眼神暗藏,在不見的地方,仿佛一塊拚圖在逐漸的湊齊。
“好了,退朝吧。”李治擺手,然後和武後站起,朝後麵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再度叩首,直到李治離開,才站起來鬆了口氣。
從宰相,六部尚書,九寺寺卿,東宮諸臣,依序退出含元殿。
……
狄仁傑剛剛走出宮門,這個時候,身後李絢聲音響起:“懷英兄。”
狄仁傑停下腳步,詫異的看向李絢:“王爺!”
李絢溫和的說道:“太子請懷英兄東宮一敘。”
“喏!”狄仁傑拱手,然後跟著李絢一起朝東宮而去。
走在禦道之上,看著前方神色輕鬆的李絢,狄仁傑忍不住的問道:“王爺覺得,河北之事,如今是否已經了結?”
李絢腳步停住,詫異的看向狄仁傑:“當然沒有了結,如今不過舒緩罷了,但已經足夠,突厥戰起,各種物資皆由河北送往前線,隻消聞喜縣公平定突厥,河北物資停止,到時陛下隻需寬仁,免兩年賦稅,便足以讓河北緩上好幾年。”
“那麼以後呢?”狄仁傑忍不住的追問,麵色沉重的說道:“根本不除,早晚還有大亂。”
“那就是你我日後的事情了。”李絢笑笑,說道:“懷英兄,若想做事,還需要有相應的地位,所以,請早些做宰相吧。”
狄仁傑不由得一愣,隨即開懷的笑了起來,拱手道:“王爺所言極是。”
李絢轉身:“請!”
“喏!”狄仁傑點頭,然後跟著李絢一起走進了東宮。
……
明德殿中,李顯腳步來回,不停的踱步,看向門口,神色著急。
“殿下還請稍安,狄懷英馬上就到。”薛元超抬頭看了李顯一眼,李顯的腳步立刻頓下。
隨即李顯苦笑著坐回到桌幾之後,抬頭看向薛元超,問道:“姑父,此事涉及重大,孤看朝中知情之人不少,便是東宮,也有多人了解其中內情,但為何沒人告訴孤?”
薛元超看著李顯,輕聲說道:“因為這本就是陛下對殿下的一次考驗。”
“考驗?”李顯有些愣了,這怎麼又冒出什麼考驗了。
“不僅是對殿下,同樣也是對東宮諸臣。”薛元超看向另外一側的姚令璋,蘇良嗣和程務忠,還有韋弘敏,說道:“這件事情,臣知情,韋家令知情,蘇司馬應該也查到了,程舍人家中河北,更是知情,姚詹事雖然原本不知,但南昌王行跡露的太多。”
韋弘敏和蘇良嗣,還有程務忠三人相繼拱手,麵色尷尬。
姚令璋拱手,看向李顯,輕歎一聲說道:“臣知南昌王在查察河北道之事,但臣所知不多,南昌王也多數為猜測,很多事情都是狄懷英如今回京,才清晰明了。”
薛元超點點頭,看向李顯,說道:“此中之事,殿下從未細問,其他人也不敢妄言,畢竟此事涉及重大,稍不留神,便是數千人人頭落地。但在細節之中,臣想不管是臣,還是姚詹事,或者南昌王,應該都對殿下提醒過。”
李顯緩緩的點頭,今日之事,他之所以能夠及時的應對,就是因為李絢曾經教過他,對李敬玄之事的應對。
如今僅僅是將對李敬玄事情的應對調過來,便已經足夠他獲得皇帝的讚賞了。
薛元超溫和的笑了,然後說道:“如今狄懷英已經回朝,這其中細節,殿下不妨慢慢的問。”
……
“此事起源,還要從漢末說起,漢末之時,朝堂便有重用關東人甚至關西人之事,後來才有了董卓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