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天子之威(1 / 2)

“授同仁縣尉賀知章儒林郎之職,授士子盧藏用登仕郎之職,授士子畢構登仕郎之職,授士子陳子昂將林郎之職……”

隨著李顯的聲音落下,賀知章,盧藏用,畢構,陳子昂等人相繼站出,拱手應命。

李絢平靜跪倒在地,目光平靜的看著這一切。

皇帝之前雖然說過要封賞,但說實話,眼下的封賞規格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皇帝竟然封了一大堆九品散官,這意味著,他們這些人,現在便已經深深的打上了東宮的烙印。

打上了李顯的烙印,這些人將來能夠成為李顯所用極大的班底。

李絢眼神中帶出一絲欣慰。

就在這時,他突然察覺到有幾縷隱晦的窺探目光,這個時候,突然的落到了他的身上。

李絢下意識的就要回頭,但立刻就想到這裡是太極殿。

一旦動作過大,立刻就會引起彆人的注意,甚至會因為違背禮製被彈劾。

或許察覺到了這一點,其他窺伺的目光也並沒有收回,反而在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目光落在了李絢身上。

李絢不由得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隨即,他的眼角餘光落在賀知章,盧藏用,畢構,陳子昂等人的身上,頓時醒悟了過來。

這些人,他們的身上,不僅深深的打上了東宮的烙印,也同樣深深的打上了他李絢的烙印,

這些人,都是這一屆極為優秀的士子。

賀知章,盧藏用,哪怕畢構,身後都有人在支持,將來最低,四品的官位都是有的。

想象將來某一日,這些當中,哪怕僅僅有四五人同時站立在這殿中,對局勢的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彆說還有李絢本人。

……

看到李絢神色不停的變化,裴炎站在隊列之中,眉頭微皺,神色詫異。

南昌王這是要做什麼?

編修《切韻》,招攬士子,寫《漢論》,作《遊子吟》,大灑文名。

如果是昨夜,裴炎忍不住要懷疑李絢在行王莽舊事,但是今日,當王德真,麹崇裕開始介入邏些道軍前的時候,裴炎就有些明白,李絢如今這麼做,似乎徹底的將邏些道軍前之事,敞開在皇帝眼前。

隱隱有一種……很是說不上來的感覺。

似乎他現在,已經在想著要鬆開邏些道軍前之事了,可是大唐攻伐邏些,必然是以李絢為主帥。

畢竟高原天氣非同一般,大唐將卒百姓能夠適應的不多,尤其皇帝更是將王孝傑也調回。

李絢在邏些道的職責就越來越重了。

不僅是攻伐吐蕃,甚至將來治理吐蕃,也需要李絢待上幾年,一直到局麵穩定,才會將他調離……

裴炎的眉眼垂下,他終於把握住了最大的問題所在。

皇帝。

如果皇帝是當今天子在位,那麼誰都不必擔心,可若是換人了呢?

李顯。

裴炎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李絢對未來局麵的悲觀。

他擔心一旦龍椅之上的人換了,那麼朝廷必然不會讓他繼續留在吐蕃,或許會調回朝中任一閒職,甚至就連一個邊州刺史都不會給他,這樣的忌憚已經到了無比敏感的地步。

可是轉念想想,這樣的敏感,未嘗就沒有道理。

李絢拿下吐蕃,治理吐蕃,不知道暗中積攢了多麼龐大的力量。

這樣一股力量,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會讓一些人如同芒刺在背。

這個人不會是李顯,但會是其他人。

天後,甚至是韋氏。

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股忌憚,所以李絢毫不猶豫的大展才華,同時提前布局,為未來做準備。

他已經做好了放棄前線一切的準備,然後會朝中任一閒職。

隻是任什麼閒職,卻是他已經很早就開始布局的。

國子監。

一旦讓李絢成為國子祭酒,那麼即便不是宰相,他也擁有媲美宰相的威望和影響力。

……

裴炎目光微抬,下意識的就要看向皇帝,但還是強行壓了下去。

他知道,李絢的這種種作為,都是做給皇帝看的。

皇帝也滿意這種作為,隻要李絢願意聽從皇帝之令,那麼一點小心思皇帝是會答應的。

甚至皇帝直接將麹崇裕和王德真授命為邏些道行軍副總管。

同時也深深的道出了另外一點,皇帝是考慮過要將李絢調回來的。

一切都要看吐蕃的局勢什麼時候能夠徹底平穩下來。

到了那個時候,或許就是李絢離開吐蕃的時候。

三萬大唐精銳騎兵,掌握在一個宗室郡王的身上,即便是再信任的皇帝,在午夜夢回的時候,都會驚出一身冷汗吧。

李絢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去年八月回京,他就展現出了足夠的溫順。

甚至拋棄武事謀劃文途。

因為文途本身就是對皇權威脅最小的。

就像他和裴行儉一樣。

裴炎之所以咬牙不放的和掌握十幾萬大軍的裴行儉爭奪宰相之位,最大底氣,就是看穿了皇帝的心思。

冰冷無情的皇帝。

隻是太子。

裴炎的目光落在了宣讀完聖旨的李顯身上。

太子將來登基之後,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微微瞥起的一絲目光,裴炎掃見了高坐在禦榻上的武後。

下一刻,裴炎已經低頭表示敬服,就如同李絢一樣。

隻是心中在無限的沸騰。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