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不想說朱元璋後知後覺,隻是溫柔笑道:“你負責伱的投石問路,我負責我的生意。”
“你放心,葉青在生意上還是很誠信的,我一定又讓你賺了錢,還讓你得了貨!”
朱元璋看著馬皇後,眼裡儘是不可置信:“還有這好事?”
馬皇後見朱元璋不信,就示意朱元璋拉個勾:“賭一把,如果臣妾做到了,陛下將來就答應臣妾一個請求!”
“賭了!”
朱元璋麵對馬皇後,從來不會考慮其他,直接就‘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而他卻不知,這是馬皇後這輩子唯一一次坑他。
她是在為葉青求一個,真實有效的‘免死鐵卷’!
而此刻,
門外的常侍太監透過紙窗,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摟著一個相對纖弱的身影,坐在寬大的龍椅上,還拉起了勾。
如果是小情侶坐凳子上這麼乾,還覺得沒有什麼!
可這麼一對中年兩口子,還是開國帝後,卻乾著這種略顯幼稚的事情,多少有點讓人起雞皮疙瘩。
不僅如此,還能讓人有強烈的飽腹感!
關鍵是讓他這麼一個頂多隻能找宮女偷偷對食的人當觀眾,多少有點缺德!
也就在朱元璋和馬皇後商量大事之時,傳旨太監也已經候在了奉天殿外。
馬皇後說得不錯,朱元璋確實有把這些人玩弄於鼓掌之中的本事。
如果他真的隻是單純的想找出這兩個人,他根本就不需要找傳旨太監,直接讓毛驤去辦,很快就能準確無誤的把人弄到他麵前來。
朱元璋之所以讓傳旨太監去查,就是因為知道他絕對查不出來。
一個太監想辦好這差事,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去找這兩個人的直屬上司,也就是負責科考事宜的翰林院大學士,以及吏部尚書。
而這兩個人卻早就成為淮西勳貴的人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方法,把葉青提前拋給淮西勳貴,然後看看他們是怎麼個反應。
奉天殿內,朝議還在繼續著!
文武百官的眼裡,一位十八歲的俊朗青年,身穿四爪五龍明黃袍,端坐於龍椅之上。
隻是這位身上衣袍距離五爪九龍金黃袍,僅一步之遙的太子殿下,並沒有端坐於龍椅正中,而是坐得有些偏右!
對於他如此細節的表現,可以說是獲得了滿朝文武的一致認可。
徐達上前一步道:“臣徐達,有本要奏。”
朱標不卑不亢道:“準奏!”
徐達在獲得朱標的許可之後,這才繼續說道:“時下正是農忙插秧之時,九月便是北方豐收之日。”
“為了備邊北境,臣請殿下允準,免除北境各衛部分精兵的軍屯農務,讓其專司訓練!”
朱標聽後也覺得有理,但他卻並沒有立馬就答應下來,還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
因為他知道,如果立馬答應臣工的奏請,就會讓人覺得他好說話,所以哪怕是覺得有理,他也要思考片刻再把事情答應下來。
即便是假裝思考,也要假裝得像才行!
雖然他也很信任徐達,私下裡更是一口一個‘徐叔’,但這裡是隻有君臣的朝堂,必須一碼事歸一碼事。
再一個就是他必須演給其他人看,就連徐達的奏請他都要思考再三,那這些人就不會覺得他年少可欺了。
“準太傅所奏!”
也就在朱標話音剛落之時,一名小太監就從側邊叫走了朱標的常侍太監。
片刻之後,常侍太監又回到朱標身邊附耳道:“陛下回來了,讓殿下立馬去見他。”
下一瞬,
朱標直接宣布退朝,並告訴所有人,他們的皇帝陛下回來了!
奉天殿外,
太監直接就找到了翰林院大學士,以及吏部尚書:“陛下口諭,你二人速速查出讓雁門縣知縣葉青考上舉人的考官是誰,以及讓葉青去雁門縣當知縣的吏部官員又是誰。”
“讓他二人立馬去禦書房麵聖!”
說完口諭之後,太監又友情提示了一句‘皇帝陛下似有不悅’,然後就離開了此地。
也就在太監離開之後,奉天殿外直接就炸開了鍋。
“這葉青是何許人也?”
“剛回來就找讓葉青考上舉人的考官,還有讓他去當知縣的吏部官員?”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陛下在說這口諭之時,還似有不悅!”
“.”
片刻之後,
所有的官員都看向了才剛剛走出來的徐達、湯和、胡惟庸三人。
尤其是內心焦急的吏部尚書和翰林院大學士,更是看著三人的同時,眼裡還儘是期待之色。
原因無他,
這三人可是這一波人之中,最了解這位殺伐果斷的皇帝陛下的人。
吏部尚書和翰林院大學士,隻希望這三位可以給他們指點一下迷津,告訴他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