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又來給葉大人送錢了,朱元璋依舊眉目如狼!(1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7725 字 6個月前

也就在太陽東升的那一刻,朱標再次開始了不知何時是個頭的,坐朝理政生活。

而他的爹娘,則再次以郭老爺和郭夫人的身份,坐著馬車來到了應天府北門金川門外。

“陛下,過江的船已經準備好了。”

“這一次雖然不用沿途走走看看,但天氣已經熱了起來,下午最熱的時候,我們就得找地方休息,估計也得走上足足一個月。”

朱元璋掀開車窗簾子,看著頭戴鬥笠,還披著蓑衣的毛驤等人,也隻是嚴肅的點了點頭。

是啊!

他們都這身裝扮了,自然也該把天氣因素考慮進去。

朱元璋隔著車窗對毛驤說道:“你們身上這東西,可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好寶貝。”

“不僅可以遮雨防寒,還能遮陽防曬,釣魚的時候不懼風雨,農忙的時候,還能當田間休息的鋪蓋,比那什麼價值百金的錦繡貂毛管用得多。”

“一件好的蓑衣,還能傳他個三五代!”

“你們很聰明,夏天太陽大還下雨多,穿戴這鬥笠蓑衣趕路正合適。”

毛鑲隻是笑著道:“臣訓練錦衣衛之時,就發現那些江湖遊俠就是這麼個打扮,臣覺得還挺像那麼回事,就人手一套了。”

聽到這麼個回答,朱元璋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咱已經看到你們超越那特工大隊的苗頭了。”

也就在此刻,

又是一批鬥笠蓑衣大隊,騎著快馬就從他們的身邊風馳而過,掀起的灰塵讓朱元璋趕忙下了簾子。

“這些都是什麼人,直接就衝出城,守將也不攔著?”

毛鑲在外回稟道:“他們是去濠州查案的錦衣衛,第一次接到暗查任務,還真是乾勁十足啊!”

朱元璋聽見毛驤的解釋後,也覺得還算情有可原,新官上任還三把火,這些才接到任務的小夥子,自然也給予立功表現了。

隻不過他們是去暗查,這種事情可是急不來的。

想到這裡,朱元璋便擔憂道:“是誰帶領他們去的,進城之後可不能再這麼毛糙了。”

毛驤立馬回道:“回陛下,是臣的徒弟蔣瓛!”

“還請陛下放心,他們到地方之後,一定會有分寸的。”

朱元璋聽到這裡,隻是有些勉強的笑著點了點頭。

好在此時已經下了車窗的窗簾,毛驤沒有看到朱元璋那深邃的眼神,但卻被他旁邊的馬皇後看得一清二楚。

馬皇後知道她家重八的疑心病又發作了!

朱元璋是靠著那麼多的義子義侄打下的江山,可他剛坐上皇位,就說這種把軍中遺孤收為義子的行為是軍中陋習。

原因無他,因為他害怕再出來一個朱元璋。

可上行下效這四個字,可不是說著玩的,真就是很多軍中公侯都在這麼乾。

關鍵是他朱元璋就是這麼過來的人,他也隻能口頭上說這是軍中陋習,不可能用鐵律規定不準這麼乾。

這種打自己臉麵的事情,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這麼乾的。

可越是因為他不能明文規定不許這麼乾,他就越忌諱軍中公侯這麼乾。

現如今毛驤又冒出這麼一個徒弟來,還直接把錦衣衛誕生以來的第一個任務交給他,這就等於是送功勞給自己的徒弟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立馬就開始懷疑了起來。

這到底是徒弟還是義子啊?

或者說,這就是頂著徒弟名頭的義子!

一旁的馬皇後看到朱元璋這深邃而複雜的眼神,也是皺起了眉頭。

他是真的想勸朱元璋,如果他連毛驤都懷疑的話,他又能信得過誰,誰又會掏心掏肺的跟著他乾?

隻是在這種情況下,她也隻能看到當沒看到。

現在的馬皇後隻希望早點到達雁門縣,隻因為在她看來,朱元璋的這個毛病,還得那個氣死人的奇才來治。

一想到葉青,馬皇後立馬就來了興趣。

她還從來沒遇到這種人,說他目中無人,他還真的是目中無人!

不僅不把李善長胡惟庸放在眼裡,甚至連皇帝老子都看不上眼!

說他莽撞的話,但他又真的不莽撞,那看似莽撞不羈的言行舉止,又儘是智慧二字!

就憑他如此作為還能活到現在,就真不是常人可比,奇才二字當之無愧!

一想到‘奇才’二字,馬皇後就立馬想到了,葉青送來祝他們中秋快樂的奏折。

不錯,

才看那封奏折之時,她也有了點想當母夜叉的衝動,實在是太氣人了。

可現在想來,又覺得他是真的大膽又有才。

她這個博覽群書的人,也絕對想不到用寫歌的形式來報案。

還彆說,他那首歌儘管也就是個打油詩的水平,但還真就能一針見血的說明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