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就能想到他的心坎裡去,還真是一個當地方官可以為百姓辦實事,當京官可以為他而謀的奇才。
要是他葉青像毛驤一樣臣服於他,那就太好了。
隻可惜,這個人的口才太好,好到真去了京城,他都不敢保證不殺他!
朱元璋暫時把這些後話拋於腦後,隻是嚴肅問道:“既然你也認為是陛下現階段有效的中央集權手段,那又為什麼說不好呢?”
葉青隻是淡笑道:“假如陛下將來真的生了二十多個兒子,全都封王封地還都有了自己的三護衛,又當如何?”
朱元璋想都不想,直接就開口說道:“當然是要一代一代的封下去,朱家皇帝坐天下,朱家子孫下馬安民,上馬殺敵,天下便可長治久安!”
“用自己人,放心!”
葉青轉身看向麵前的郭老爺,再次強調道:“天真,愚蠢,你和陛下一樣愚蠢!”
朱元璋聽到這裡,真的是腳趾都扣緊了,但為了最終的答案,他還是繼續強忍著。
反正就是那麼一句話,罵得他自己都認為自己蠢還行,要是做不到這一點,那就隻有帶兵來見了!
葉青繼續賜教道:“俗話說得好,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找不到,姑死舅埋表兄弟不來!”
“不出一百年,陛下那些個朱家子孫,就隻會記得有個老祖先人叫朱元璋。”
“為什麼會記得他?”
“因為他讓他們衣食無憂,他讓他們隻要不造反就不被殺,他讓他們可以圈地沒人管,搶兩個民女也不用坐牢。”
“至於那時候的當朝皇帝,他們也隻會記得,年末該發年俸錢糧了。”
“還有,陛下都那麼能造,他的後世子孫自然也肯定能造,不說他們一輩子也造二十個娃,就一人造五個來算,也不少了。”
“陛下的二十個兒子一人造五個,那就是一百個!”
“一百個朱家子孫再每人造五個就是五百個,五百個子孫再每人造五個,就是兩千五百個。”
“二十年就翻五倍,兩三百年之後,你自己算得有多少個朱家藩王?”
“他們的俸祿,朝廷給得起嗎?”
“還有,就算他們不造反,他們隻圈地隻霸占民女,那也足夠逼的百姓造反了!”
“.”
葉青就用這種講民間常態的方式,把崇禎年代發生的事情,全部告訴給了這位兼職欽差郭老爺。
至於他聽不聽得進去,或者說他聽進去之後再講給朱元璋聽,朱元璋會不會以‘詆毀老子的後世子孫之罪’弄死他,就不關他的事了。
葉青說完之後,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主位。
他隻是隨意的坐下之後,就開始喝起了他的薄荷涼茶,說了那麼半天,還真有點口渴。
而此刻,朱元璋三人卻是陷入了沉思。
尤其是朱元璋,他是真的不想承認,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親情這東西真就會越來越遠,以至於最後形同陌路。
他也真的按照葉青說的計算方式,掰起手指好好的算了算。
兩三百年後,他朱元璋的子孫最少都是百萬起步,如果那時候還要讓朝廷供養他們的話,國庫都得吃空!
想到這裡,他立馬就皺起了眉頭。
他必須想辦法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絕對不能把這麼個負擔留給後世之君。
但他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來個什麼好辦法,就目前的形式來看,他隻有分封才能快速的中央集權。
因為想不出辦法,他就又看向了葉青。
但這一回,他的語氣和態度就更像是虛心求教的學生了。
朱元璋笑著說道:“葉大人,你說得也確實在理,真這麼造下去,朝廷確實是養不起。”
緊接著,朱元璋又看向馬皇後道:“等回去之後,你找個機會和娘娘說說這個問題,但一定得是旁敲側擊的說。”
馬皇後隻是笑著點頭道:“是,老爺。”
與此同時,馬皇後看葉青的眼神,也再次充滿了希望。
原因無他,
隻因為她家重八對他說這句話,就代表他聽進去了。
也就在此刻,朱元璋又繼續問道:“可他們都是陛下的子孫,也都有祖訓壓著,會乾出那種圈地和強搶民女的事情來?”
朱元璋其實也想過後世子孫不聽話的問題,所以他老早就在起草《皇明祖訓》了。
在他看來,有祖訓壓著,他們應該不會做壞事才對。
也就在朱元璋想起他還沒頒布的《皇明祖訓》之時,葉青又再次賜教道:“陛下活著的時候,祖訓才是祖訓。”
“陛下要是死了,祖訓就隻是一個寫著文字的本子而已!”
朱元璋聽到這裡,當即就皺起了眉頭。
這句話他不認可!
因為葉青這句話,無異於是在說他朱元璋的種,全都是些不孝子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