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青見大家如此好評,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驚訝的。
因為這東西本就是可以稱之為‘魚中人參’的高端食材,更是清朝的貢品級食材。
這裡雖然是北方邊關,但卻水源充足,還氣候合適,非常適合養殖稻花魚。
尤其是這山地梯田,更能養殖出最優品質的稻花魚!
山下平原用河水灌溉,這裡卻是用山水灌溉,不僅水源占有優勢,還有特殊的山地氣候。
葉青繼續朗聲說道:“你們明年的水稻畝產,依舊比不上山下平原,但你們卻能養殖出最優品質的稻花魚。”
“到時候,縣衙再開一家專門的【稻花魚食府】。”
“本官賺錢,你們也一定可以賺更多的錢!”
農民們聽到這裡,直接就站在原地歡呼雀躍了起來,更有人差點摔下梯田裡去。
朱元璋見狀也是萬萬沒想到,他葉青還有這一手?
他趕忙要來了一盤還剩些魚肉的稻花魚,像一個美食評論家一樣,細之又細的品嘗了起來。
“妹子,這魚不錯啊!”
“比咱吃的秦淮河魚還好吃!”
馬皇後見朱元璋滿意,也是笑著點了點頭,隻要她家重八滿意,她就高興。
片刻之後,簇擁在葉青麵前的農民們又乾勁十足的乾活去。
葉青剛剛轉身,就看到了蹲在那裡吃魚的郭老爺。
葉青走上前去問道:“好吃嗎?”
“好吃啊,比咱吃的秦淮河魚還好吃呢!”
朱元璋說到這裡,這才意識到這是葉青的聲音,他趕忙擦了擦嘴,然後站起身來道:“還不錯,是條讓農民增加收入的路子,也是你葉大人賺錢的路子。”
葉青隻是皺著眉頭道:“其實,本官覺得,你應該覺得秦淮河的魚更好吃才對。”
“為何?”
葉青淡笑著說道:“因為秦淮河裡,儘是秦淮河青樓一條街的姑娘們的洗澡水啊!”
朱元璋總算是明白了,這葉青又在拿他當猴耍。
不過想來也是,皇帝吃的魚,竟然是青樓姑娘們的洗澡水養出來的魚。
儘管他知道河水是活的,他葉青就是句玩笑話,但想起來就是不得勁兒!
可他也確實不好再找茬了!
這梯田畝產跟不上平原畝產本就正常不說,他還給山地農民帶來了新的生財路子,再要硬生生的找茬的話,就是他朱元璋無理取鬨了。
也就在朱元璋因為有氣沒地發而難受之時,葉青卻是一屁股坐在了田坎上道:“你在後麵看了這麼久,看到治國之道了嗎?”
朱元璋和馬皇後聽到這話,也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左右兩邊。
朱元璋似有詫異道:“這裡麵還有治國之道?”
葉青沒有搭理朱元璋,隻是看著前方的同時,又有了那麼點過來人教後生晚輩的意思。
葉青看著這些乾勁十足的農民道:“公平二字生出來的同時,它的親弟弟不公平三個字,也就跟著生出來了。”
“你也看到了,即便是同樣的稻種,也無法讓所有的土地都畝產一樣,尤其是山地與平原。”
“平原的農民可以更多的依靠畜力,乃至於水力,但他們收獲得卻比山地農民多得多。”
說到這裡,葉青就想到了前世看過的。
係統金手指直接獎勵稻種,還附帶忽略土地肥力等客觀因素,全部畝產一樣的效果。
隻可惜,他的金手指就這麼點本事。
也因此,他經過幾輩子才研究出來的新稻種,也就沒有忽略這些客觀因素的效果。
沒有這效果,自然就會造成這種不公平!
想到這裡,葉青繼續道:“山地農民更加辛苦,付出更多,卻收獲更少,儘管他們也超過了其他地方,但他們卻隻會和山下平原農民比較。”
“一年兩年還沒什麼,長久下去,難免心理落差,甚至還會釀成兩村械鬥的惡果。”
“所以,就得想辦法在其他地方給他們找補一點,這就是稻花魚的作用。”
“如果有時間的話,本官甚至還能帶領他們種植高山茶葉等賺錢作物。”
“山上山下的農民是如此,朝堂裡達官顯貴不也是如此?”
“皇子和公爵之後,生下來就承襲爵位,他們不用科舉,不用誰舉薦,就直接有了彆人奮鬥一輩子,也得不到的人生。”
“而那些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上去的人,卻累死累活的乾,還隻能得到勉強糊口的俸祿。”
“時間一久,這些十年寒窗考上來的愛國仕子,就得抱團變成對抗朝廷的人了。”
葉青其實就是換個方式,把未來的‘東林黨’以及相關現象給說了出來。
他隻希望這對分彆能與朱元璋和馬皇後說上話的夫妻,可以把他的這番話,用一種合情合理的方式講給他們二人聽。
還是那句話,他雖然想儘快回家,但也想大明王朝活個六百年再沒。
當然了,如果他們兩口子聽不進去,就不關他的事了。
他隻要對得起自己那不多的良心就行!
而此刻,
就坐在他兩邊的朱元璋和馬皇後,卻是直接就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想辦法,給那些乾得多卻俸祿少的官員,在彆的地方也找補一點。
而馬皇後的腦子裡,卻一直在重複葉青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有時間的話,本官甚至還能帶領他們種植高山茶葉等賺錢作物’。
馬皇後看著葉青側顏的同時,眼裡也儘是希望之色。
“隻要你如實上稅,你就有大把的時間,在整個大明施展你的才華!”
也就在馬皇後想到這裡之時,葉青站起身來就打道回府了。
他才懶得問他們聽進去沒有,反正他已經說了自認為該說的話。
第二天一早,
朱元璋和馬皇後,再次來到了葉青的豪宅,並從葉青這裡知道了雁門縣十萬畝稻田之中,平原沃土和梯田各有多少。
現在的朱元璋,隻需要稍稍動點腦子,就能知道雁門縣水稻的總產量。
此行目的已經達到,該提三十萬貫的貨走人了。
連本帶利回來九十萬貫的大生意,還是不能放過的!
朱元璋雖然厭惡商人,但賺錢的時候,還是感覺十分良好!
可也就在葉青準備帶他們去提貨之時,一名風塵仆仆的特工,卻突然跑了進來。
這名特工不僅穿戴蒙元服飾,還留著他們的發辮。
“大人,”
“北元太尉乃兒不花,正帶領五萬先鋒騎兵,向我雁門關開來!”.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