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徐達讓葉大人名震朝野,朱元璋的臨時工生涯!(1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8429 字 5個月前

雁門大酒店的客房裡,

馬皇後看了看依舊坐在床頭生悶氣的朱元璋,然後就看走到窗邊,看向縣衙的方向。

不僅朱元璋很生氣,就連她也有些生氣。

她知道葉青特立獨行,但卻沒想到他竟然特立獨行到不講章法的地步。

可仔細想來,他也是為了守住雁門縣才這麼做的,畢竟他不知道被他拉壯丁的人,根本就不是曾經當過朱元璋親兵的郭老爺,而是朱元璋本人。

再者說了,他隻是用這種近乎於不要臉的方式拉了壯丁,但拉回來之後也還是上賓待遇。

這不,他們前腳被綁回大酒店,後腳就有人來要走了他們的身形尺寸。

葉青要他們第二天一早就搬到他家客房去住,還要為他們量身訂造甲胄。

如此說來,也算是為了得到老郭這個參謀人才,給出了包吃包住包裝備的待遇。

想到這裡,馬皇後也是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笑容。

“葉青,”

“陛下可是幫了你的大忙啊!”

“他用他的方式,讓你的建議成為此次的北伐戰略,可你卻用強抓壯丁的方式來回報他,這顯然不合理。”

“要想把‘不知者不罪’這句話,用在這件事情上,那就必須用傳國玉璽來換!”

“.”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夫婦和毛驤等人,全部搬到了葉青豪宅的客房樓。

還是上次朱元璋他們他們住過的那棟樓,連房號都不帶換的。

細心的吳用也問過為什麼少了兩個人,馬皇後也以郭夫人的身份,給出了比較合理的理由。

就這樣,朱元璋就正式以雁門防守戰參將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臨時工生涯。

至於他這個參將的具體用途,吳用知道,葉青也知道。

隻不過他的具體用途,在二人的心裡,有著本質上的區彆!

四天後的下午,

葉青上奏的八百裡加急軍奏,被送到了中書省。

正如朱元璋所想的那樣,胡惟庸他們雖然恨透了葉青,但在軍國大事上,還是不敢有絲毫的耽誤。

葉青的這份正式軍報奏折,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太子朱標的手裡。

太子東宮書房裡,

朱標坐在椅子上,認真而嚴肅的看著這份奏折,生怕漏看一個字,生怕漏看一條信息。

而中書右相胡惟庸,則規規矩矩的站在下方,等待太子殿下的旨意。

“北元三十萬大軍正在集結?”

“乃兒不花帶領五萬先鋒大軍先行開拔?”

朱標眉心微皺道:“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伯也台部人,生於光州固始縣,這是父皇長期對孤說的話。”

“父皇要孤記住這個人,說這個人是‘天下奇男子’!”

“孤一直在想,他這個被徐叔和常叔他們打成‘王跑跑’的男人,到底有什麼地方可以配得上一個‘奇’字。”

“孤現在總算是知道了,他足以稱‘奇’的地方,便是他就像那草原上的野草一樣,當真是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啊!”

“不論失敗多少次,他都可以召集兵馬,重頭再來,還能讓那些人都信服他。”

“失敗之後,他還會總結為什麼失敗,次次失敗卻次次都有所進步,直到洪武五年,他戰勝了徐叔一次。”

“也就是這一次,讓他在北元揚眉吐氣,竟然拉來了三十萬大軍!”

胡惟庸聽後拱手道:“殿下,魏國公這一年以來,也一心兵事,為的就是一雪前恥。”

“敵人可以知恥而後勇,我泱泱華夏之將帥,更能知恥而後勇。”

“臣相信,魏國公這一次不僅可以一雪前恥,還能大捷而歸!”

朱標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他深信不疑。

想到這裡,朱標直接下旨道:“傳旨兵部,令延邊諸衛大軍,先行抽調精銳馳援雁門,仍以魏國公徐達為帥,從玄武湖大營京軍之中,抽調精銳,即刻北上。”

胡惟庸領命之後,當即跪拜道:“臣領旨。”

可他站起身來之後,卻沒有立即去兵部,而是用關切的語氣問道:“殿下,既然雁門縣不久之後就有戰事,陛下乃萬金之軀,自應即刻回朝才是。”

“陛下,可有消息傳回?”

朱標聽著這麼一個問題,他心裡也擔憂無比,但他的擔憂絕對不能表露出來。

甚至連沒有他爹消息的答案,都不能告訴胡惟庸,誰知道這些人到底是個什麼想法。

也就在朱標想辦法搪塞之時,在門外候著的太監便立馬跑了進來,還當著胡惟庸的麵,附耳朱標說了一句胡惟庸一個字也聽不到的悄悄話。

朱標聽後,也隻是淡淡的笑了笑後,就對胡惟庸嚴謹道:“胡卿,伱先不忙去兵部傳旨,此事明日早朝再議。”

“孤還有要事,胡卿回去吧!”

胡惟庸聽後隻覺得莫名其妙,但也對太監說的這句悄悄話,好奇到了極點。

到底說了一句什麼樣的悄悄話,才讓太子殿下收回旨意,硬要把十萬火急的事情,拖到明天早朝再說?

不僅如此,還直接對他這個宰相下了逐客令?

可即便他再怎麼好奇,還得按太子殿下的逐客令行事。

胡惟庸走後,朱標這才召見了風塵仆仆的錦衣衛信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