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他朱標對朱元璋和馬皇後有多孝順,就他的私心來說,他就冒不起這個險。
當皇帝太累了!
朱元璋出走這兩趟,他無異於當了兩回皇帝,也就是差一個名為登基儀式的過場而已!
他不想這麼快當皇帝,他還想他爹再幫他打幾十年的工呢!
反正他爹就跟一頭牛似的,乾得多還花銷少,絕對是包賺不賠的買賣!
也就在朱標如此思索之時,下方悶頭不語的滿朝文武,也早已各種猜疑了起來。
能站在這奉天大殿裡的人,不說全都是人精,也絕對都是些一肚子彎彎繞的聰明人。
他們知道,隨侍太監一旦中途打擾上朝,就一定不是什麼小事,也可以說一定是拿不上台麵的大事!
而在這滿朝文武看來,這件拿不上台麵的大事,一定事關出走多日的皇帝和皇後!
翰林院大學士孔克表想到這裡,立馬就看向了中書右相胡惟庸,眼神還頗為複雜,甚至還有明顯的暗示之色。
胡惟庸自然知道他在暗示什麼,一定是暗示他以關心的語氣,開口問陛下是否有消息。
但胡惟庸隻是目不斜視,權當沒看見他的眼神。
胡惟庸雖然道行不如李善長,但也算是一個聰明的人精,他怎麼會在這種時候去關心朱元璋呢!
在他看來,如果這個消息真的事關皇帝皇後,朱標一定會宣布下朝,也一定會留下他商議。
原因無他,
徐達當北伐元帥出征去了,李文忠、湯和、藍玉、常茂等人,也跟著出征去了。
就現在的朝廷班子,能為太子參謀一二的人,也就是他中書右相胡惟庸,以及剛剛成為太子老丈人的,吏部尚書呂本了!
胡惟庸一想到呂本,立馬就用餘光看向站在邊上的呂本。
他的眼裡,呂本不僅不動如山,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就好像他就沒發現隨侍太監附耳朱標這件事一樣。
“退朝!”
“胡卿留下,呂卿留下!”
正如胡惟庸所料,朱標直接宣布退朝,還留下了胡惟庸和他的老丈人呂本。
等所有人都離開朝堂之後,朱標這才離開龍椅,並招呼二人跟著他往禦書房而去。
禦書房裡,
朱標不緊不慢道:“陛下沒有回來,還在雁門縣。”
胡惟庸和呂本聽到這話之後,這才先後露出驚駭之色,並發表了他們作為臣工,該發表的意見。
當然,更多的還是關切的問為什麼不回來。
朱標聽著這麼個問題,也實在是不好說,更不能說。
直接說皇帝和皇後,被一個區區七品知縣抓了壯丁?
這肯定是不行的!
朱標隻是嚴謹而從容的說道:“陛下感念邊軍不易,便以皇帝之尊,擔任他們的參將。”
胡惟庸和呂本聽到這麼一個答案之後,直接就驚得瞪大了眼睛。
皇帝有這血性倒是不假,但皇帝怎麼會如此的不理性?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句話,他是不懂嗎?
就算皇帝一時被血性衝昏了頭腦,皇後該不會被血性衝昏頭腦吧!
想到這裡,二人對朱標的說辭就表示懷疑了!
而此刻,
朱標也從二人的目光之中,看到了懷疑二字。
“果然,”
“老狐狸沒那麼好騙!”.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