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聽後,便趕忙往禦書房而去。
禦書房裡,
身披龍袍的朱元璋聽後,依舊和葉青麵前的‘郭老爺’判若兩人,根本就沒有發火氣炸的跡象。
他隻是背著手走到禦書房門口,看著鳳陽府的方向,然後對一旁的朱標道:“咱這位李先生,可是把唐朝郭子儀自汙的那套全學會了。”
“他納小妾這事咱知道,咱也理解他的擔憂,可他裝身體不好又是幾個意思?”
“是想告訴咱,他活不了幾年,讓咱放心嗎?”
“咱在他的心裡,就是這麼一個生怕功臣死在咱後頭的人嗎?”
說到這裡,朱元璋隻是無奈的冷冷一笑。
朱標並沒有就此事發表任何意見,但他心裡卻有一句‘在百官看來你就是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忍心說出來打擊親爹!
片刻之後,朱元璋就不再琢磨這件事情了,他隻是目光深邃道:“他到底想出來了什麼錦囊妙計,竟然不寫信,直接口述?”
朱標拱手道:“不寫信說明這方法不難,三言兩語便能說清楚,但也足以說明這方法在他李善長看來,絕對不能落入您的手裡。”
朱元璋聽後,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但他又覺得朱標這話,除了把他的好奇心拉滿,就再也沒有任何一點用處。
他也不想再動腦子去猜,李善長要怎樣阻止葉青入朝為官了。
反正他才是皇帝,他才是最終的決策者!
他就不信了,他要在這方麵獨裁,這些人還能把他的嘴給堵上不成?
想到這裡,朱元璋當即朗聲道:“太子,你去傳旨。”
“明日殿外廣場大朝,凡在京七品以上及七品朝官,無故不得缺席!”
朱標知道,他爹這是要當眾宣布他對葉青的賜封,與此同時,也想看看到底都是哪些人敢在這件事情上和他對著乾。
他不會現在就把這些人怎麼樣,但他一定會把這些人的名單牢牢記在心裡。
他爹讀書不怎麼能記住,但記仇這種事,絕對比過目不忘的馬皇後記性還好!
“兒臣遵旨!”
也就在朱元璋做出決定的同時,胡惟庸也在和他的人開會。
胡惟庸府上大廳裡,孔克表、塗節、朱亮祖等人,也都坐滿了兩邊的位置。
胡惟庸正坐上位道:“諸位,明天陛下一定會舉行大朝,屆時,他會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對葉青的賜封。”
“但在此之前,他一定會問我們一句,該如何封賞葉青。”
“這一回,我們是沒辦法要他葉青的命了!”
“可就算不能要他的命,我們也要阻止他順利入京為官!”
“我在這裡提醒諸位,一定要往好了說,往高了說,最起碼也得是個正三品的京官。”
“徐達他們肯定會為葉青請功,你們千萬不要和魏國公對著乾,也必須儘全力為葉大人請功。”
孔克表一聽,當即就不樂意了。
所有人的眼裡,這位身高六尺,體型高大,在個頭上就足以證明他孔子後人身份的孔大學士,當即反駁道:“這不是助紂為虐嗎?”
“這就是老相國給咱們出的主意?”
胡惟庸白了孔克表一眼之後,便看向朱亮祖道:“永嘉侯,你來為孔大學士說說,這是不是助紂為虐?”
朱亮祖哪裡能想到這麼多,他也隻是一句‘還請相國示下’就拉倒。
胡惟庸隻是無奈的歎了口氣,隻覺得人才都跑到徐達那邊去了!
也就在胡惟庸頓生無力之感之時,禦史中丞塗節拱手諂笑道:“老相國此計甚妙!”
胡惟庸見塗節如此說話,這才欣慰的點了點頭。
緊接著,他又再次嚴肅的叮囑道:“反正我不管你們能不能明白,明天就這麼照做就行!”
孔克表和朱亮祖等人,雖然還是不明白,但也隻有表示一定照做。
次日清晨,第一縷晨光揮灑在奉天殿前大廣場之上。
涼亭式的龍椅大座之上,朱元璋身上的五爪金龍,在陽光的照耀下,龍眼閃爍金光。
在文武百官看來,那便是皇帝陛下身上龍活了,也可以說是皇帝陛下身上的龍,讓朱元璋龍威更勝以往。
朱元璋的眼裡,下方站立的儘是身披紅袍藍袍綠袍的文武百官!
人數也不多,奉天殿裡站不下就是了!
武官以徐達為尊,站立在紅毯的左列,文官以胡惟庸為尊,站立在紅毯的右列!
當然,文武百官皆以太子為尊!
文武百官的眼裡,朱元璋並未睜開眼睛,他在等旭日東升之時,也在等百官叩拜問安。
終於,日出東山,隨著禮部官員的一聲令下,文武百官連同太子全部齊齊叩拜。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金安!”
朱元璋猛然睜眼,整個人都變得肅穆了起來。
他看著這些跪在腳下的紅袍藍袍與綠袍,可在他的眼裡,卻是那麼多可不一行的心。
有忠心,有異心,也有黑心與貪心!
朱元璋朗聲道:“平身!”
也就在文物百官全部起身之時,卻突然看到朱元璋身邊的常侍太監的手裡,已經有了一道聖旨。
其實滿朝文武都能猜到,這到底是一封什麼聖旨。
但他們卻誰都沒有猜到,朱元璋寫個聖旨還用上了,從葉青那裡學到的‘空頭支票’之法!
朱元璋朗聲道:“諸位愛卿,雁門知縣葉青不僅治世有功,還守土有功,他為咱找回傳國玉璽,更是奇功一件。”
“咱還是撿的重點說,他到底立了多少功,你們應該清楚!”
“現在,咱手裡有一封賜封葉青的聖旨,但咱並沒有寫具體的官職!”
聽到這裡,百官無不麵麵相覷,這皇帝陛下怎麼也搞‘空頭聖旨’了?
不等他們想明白,朱元璋又繼續說道:“咱今日大朝沒彆的事情,就是要你們都說說看,咱該封他什麼官職才合適?”
“咱先把話說在前頭,今日你們可以暢所欲言,隻要不是辱皇帝罵娘娘,就全都無罪!”
話音一落,朱元璋就不再說話,隻等胡惟庸他們出招。
徐達聽到這話之後,便想起了他昨日對王保保和傅友德等人說的話。
他猜得不錯,他這位滿肚子花花腸子的皇帝老哥,一定會征求大家的意見,但絕對不會真的征求大家的意見。
他這位皇帝老哥的骨子裡,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獨裁者。
誰要是真敢提意見,那就著了他的道了!
所以,他著重提醒王保保,絕對不能建議具體的官職,他們隻需要證明葉青的功勳就行。
具體該怎麼封賞葉青,他朱元璋的心裡自有把握!
再者說了,他們也不在乎封葉青什麼官,隻要能把他弄到京城來就成。
當然,能弄過來當應天府的正三品府尹,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並且在徐達看來,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就會讓葉青過來當這個官。
畢竟他們思來想去,也覺得應天府的正三品府尹才是最適合葉青的,又能發揮他的治世才華,還能一定程度上約束在京居住的文武百官!
也當然了,哪怕是把他弄過來當江寧和上元二縣的知縣都行,因為這京城的所在,便是這兩個縣的所在!
所有人的眼裡,徐達第一個站出來為葉青請功。
緊接著,葉青的手下敗將王保保,便第二個站出來為葉青請功,他雖然不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但為葉青請功的殷切程度,卻也不輸徐達!
再然後,傅友德、耿炳文、藍玉等人,也都先後站出來為葉青請功!
但無一例外,他們沒有哪一個人,對該封葉青什麼官,發表任何看法!
總之就是一句話,該請的功一件也不少,至於該封什麼官,就不是他們這些臣工該琢磨的事情了。
朱元璋聽到這裡,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得是天德(徐達)有分寸啊!”
“不僅如此,還把王保保給咱教得這麼好。”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用餘光掃了一眼淮西勳貴眾人,他是多麼的希望,這些人也可以和徐達一樣有分寸。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保證所有人都善終了!
可也就在他如此琢磨之時,站在文官之列的吏部尚書呂本,卻當即皺起了眉頭。
他也希望葉青可以順利入京,如此一來,他就有機會讓葉青成為他未來外孫的老師。
在他看來,他未來外孫有這樣的老師,就等於加大了轉正為嫡長孫的可能!
但他也知道,葉青想要入京為官,絕對不會這麼順利!
想要阻止葉青入京為官的方法,其實真的非常簡單!
現在的他,隻希望李善長和胡惟庸,都沒有想到這個簡單的辦法!
可也就在呂本如此希冀之時,胡惟庸就抱著玉笏站了出來:“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聽到這話之後,也是當即眼前一亮。
他等的就是他胡惟庸,他就要聽聽胡惟庸,要怎麼和他唱反調。
“準奏!”
朱元璋的眼裡,胡惟庸抱著玉笏就是再次一拜:“陛下,臣以為,葉大人文武雙全,理應加官進爵,入京為陛下效力,為國家謀福!”
話音一落,禦史中丞塗節抱著玉笏站出來道:“臣,附議!”
緊接著,朱亮祖也站出來道:“臣,附議!”
所有人的眼裡,淮西勳貴們及其爪牙們,竟然接連不斷的站出來附議,就連從來都是高呼葉青貪官誤國的孔克表,都站出來附議了。
下一瞬,他們又開始積極的建議官職。
應天府府尹,戶部尚書,左右都禦史等還有點靠譜的就不說了,就連國子監祭酒這種不靠譜的職位,都從淮西勳貴的嘴裡說了出來。
看著這一幕,不言不語的呂本,隻是長歎一口氣,就閉上了眼睛。
果然,這麼簡單的方法,李善長和胡惟庸絕對不會想不到。
而徐達等人以及鄭士元和韓宜可,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先是麵露驚駭之色,緊接著就皺起眉頭,同時還麵露難色!
不得不說,他們這一招實在是太損了!
這一招‘滿朝文武為葉大人逼宮’,實在是損得不能再損了!
終於,偌大的殿前大廣場上安靜了下來。
表麵上恭敬無比的胡惟庸,隻是用餘光看向麵露難色的朱元璋,同時心中暗道:“陛下,該你出招了。”
與此同時,
徐達也用餘光看向麵露難色的朱元璋,眼裡有了那麼一抹擔憂之色。
他在擔心自己的皇帝老哥朱元璋,也在擔心自己單方麵確認的好女婿葉青!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