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葉大人家的禁地,箱子裡的最高機密,不要臉又不爭氣的朱元璋!(2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16180 字 6個月前

可萬萬沒想到,他竟然還高升了?

葉青徑直走到一間房裡,這間房並沒有放任何財物,隻有幾個鐵皮大箱子,還是上了好幾道鎖的那種。

比起那些價值連城,還伸手就可以拿走的古董字畫,這防護等級堪比後世保險箱的大鐵箱裡,裝的全是對彆人來說一文不值的廢紙。

可這些對小老百姓來說一文不值的廢紙,卻是他葉青給朱元璋留下的‘巨大遺產’。

裡麵有優秀的治國理念,有各行各業的領先技術等。

也不說多麼了不起的大話,隻要他朱元璋讀完這所有的東西,他朱元璋就算是半個現代人了。

隻要嚴格按照這裡麵寫的去執行,國祚僅有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最起碼也能延長至六百年國祚。

為了保證朱元璋願意看,也願意相信這些東西,葉青還真的費了一番苦心。

隻要打開其中任何一個大鐵箱子,無需翻看裡麵的線裝本子,就都能保證他朱元璋相信葉青是一個來自於後世的穿越者!

對於這一點,葉青有十足的把握!

隻可惜,

大明朝的開國皇帝不爭氣啊!

葉青看著這幾口大鐵箱子,真就是想一把火燒掉算了。

但出於他那僅有的一點良心,還是不怎麼忍心,唯有把這些‘遺產’和那麼多的財寶,全部打包挪窩。

他說過,隻要朱元璋不成全他,他朱元璋就彆想從他葉青手裡拿到一點好東西。

對於這件事情,他必須說到做到!

大半個月之後的下午,

傳旨太監先把二十一個裝著‘土特產’的小包袱,放在朱元璋的麵前,然後才開始彙報詳情。

或許是收了土特產,還受到禮遇的關係,傳旨太監在彙報之時,還象征性的誇張了一點點。

“陛下,葉大人不僅欣然接旨,還看著應天府的方向感激涕零。”

“不僅如此,他還保證不負皇恩,保證會在任上再創輝煌,保證把寧波府建設得比雁門縣還要好。”

“您是沒親眼看見,縣衙大門外,一整條街都響徹著‘陛下聖明’與‘陛下萬歲’八個字!”

“.”

朱元璋聽著這樣的答案,心裡早已樂開了花。

但他表麵上也隻是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就打發傳旨太監帶著這些土特產走人,就算是他這個皇帝,賞賜給他們的!

片刻之後,他又差人叫來了馬皇後。

朱元璋大笑道:“妹子,你這個女諸葛說得太對了,咱答應他之後,他感激涕零啊!”

“今晚多做點飯,咱一定能吃三大碗米飯。”

馬皇後見朱元璋高興,她自然也跟著高興。

緊接著,馬皇後又笑著問道:“重八,既然已經確定他是什麼樣的人,下次見麵就該告訴他你是誰了吧!”

朱元璋聽到這裡,臉上的笑顏不在,轉而又變得嚴肅了起來。

他隻是沉吟片刻道:“到時候再說。”

馬皇後見朱元璋如此答複,也知道他還在擔憂著什麼。

畢竟他得到的消息,也隻是太監傳回來的消息,並不是他的親眼見證。

他們都是吃過苦的人,知道傳話的人收了好處之後,會把話傳成什麼樣子。

欣然接旨的事實肯定不會假,但是否感激涕零,就有待考證了!

再者說了,葉青這人在他們的看來,總有那麼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

年僅二十多歲,憑什麼就懂那麼多的東西,還是樣樣精通的水平?

他到底師承何人?

一想到這裡,馬皇後就又想到了葉青用拜師大禮,拜祭李牧、李廣、李世民、李靖的場景,以及他一本正經的說,他就是師承於他們的場景!

隻是往這方麵一想,馬皇後就覺得既不可能又不合理,甚至還有那麼點滲人的感覺!

也就在馬皇後開始往細了思索之時,朱元璋又突然開口道:“對了妹子,晚上你去弄一隻燒鵝,咱想請徐達吃頓飯。”

“我們一起商議一下,到底該派誰去雁門縣當知縣。”

“這個人選得好好琢磨,既要保證他不會被雁門縣的繁華腐蝕,從而變成胡惟庸他們的人,又要保證他不會徹底成為葉青的人。”

馬皇後點了點頭之後,就去往了她的小廚房。

當晚飯點,武英殿大廳裡,一身常服的的徐達就走了進來。

徐達隻是鼻子那麼一聞,倆眼睛就直放光,然後直直的就往飯廳去了。

“臣徐達,拜見陛下,拜見娘娘,拜見太子殿下。”

朱元璋一臉不樂意道:“咱特意打招呼讓你穿常服,就是為了免去朝廷裡的那一套,咱和你嫂子還有你大侄子都穿著常服,你還跪個啥?”

“標兒,還不去把你徐叔扶起來?”

徐達看三人全是常服,也就欣然落座了。

朱元璋見徐達眼裡隻有那倆鵝腿,也隻是笑著道:“你不是就好這口嗎,動手吧!”

徐達應了一聲,笑著就要上手。

可他的手在快要觸碰到鵝腿之時,又當即收了回來,還一臉的嚴肅。

徐達嚴肅道:“承蒙陛下設宴款待不知道多少回了,但吃皇後娘娘親自做的燒鵝,這輩子加起來也就四回!”

朱元璋一家三口見此情景,也隻是全部暗自偷偷一笑。

徐達用細數當年的語氣,追憶道:“至正十七年,陳友諒進犯應天,陛下要臣與開平王在九華山設伏,送行之際,陛下諭臣,此役九死一生!”

“這是臣,第一次吃到皇後娘娘親手做的燒鵝!”

“至正二十五年,臣帶兵伐張士誠,陛下諭臣,此戰若勝,江南從此定矣!”

“這是第二回!”

“吳元年,陛下要臣與開平王率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大都,這是第三回!”

“洪武五年,陛下讓燕王和臣的大女兒妙雲定親,這是第四回!”

說到這裡,原本就嚴肅的徐達,還皺起了眉頭。

與此同時,他還心中暗道:“這老哥哥不會又要打我家秒錦的主意吧?”

“這可不行,我家妙錦是給葉老弟準備的,彆說一隻燒鵝,十隻燒鵝也不賣!”

想到這裡,徐達便站起身來,看著眼前笑臉盈盈的一家三口道:“陛下,這一回,又有什麼難事讓臣去辦的?”

徐達的麵前,三人隻是再次一笑,笑得真的毫無心計,真就像是一家人一樣。

朱元璋笑道:“天德,你這什麼德行?”

“整得就像老哥哥請你老弟吃飯,還每次都要你出生入死一樣,咱就不是那樣的人。”

“趕緊坐下說,老大,扶你天德叔坐下,再給你天德叔滿上。”

徐達當即拒絕道:“不不不,既然都穿著常服是家宴,那我就請你先說了,我再坐。”

馬皇後見此情景,忙一臉嚴肅的看向徐達:“天德,還想吃你嫂子做的燒鵝,就趕緊坐下。”

“好嘞嫂子!”

下一瞬,徐達乾脆無比的就坐了下來。

緊接著,朱標親自為徐達倒上一杯酒,朱元璋又親自把一條鵝腿,夾到了徐大的碗裡。

徐達見此情景,也知道今天自己又被坑了。

皇後做飯,皇帝夾菜,太子倒酒,這樣的皇恩他沒辦法拒絕!

可如此巨大的皇恩,必定要他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可即便如此,徐達還是下定了決心,如果要打他家秒錦的主意,那就一切免談!

也就在徐達如此擔憂之時,朱元璋就開口說道:“你也知道,咱看葉青那小子是個奇才,就不拘一格的打破陳規,成立了寧波特彆行政府,讓他放手去乾。”

“是,陛下聖明!”

朱元璋又繼續笑著道:“還有,咱怕下一個知縣送去雁門縣之後,不僅守不住那來之不易的繁華,還會被繁華所腐,以至於淪為胡惟庸他們的人,所以就讓葉青遙領雁門縣,大事依舊他做主。”

“是,陛下聖明!”

朱元璋心裡笑嘻嘻的同時,也麵色嚴肅道:“咱不想聽這四個字,咱隻想你給咱出個主意。”

“雖說讓葉青遙領,可這畢竟是一南一北,千裡之遙啊!”

“必須挑一個合適的人選,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徐達聽到這裡,當即明白了請他吃這頓飯的真正目的。

要他推薦官員去接替葉青,成為新任雁門縣知縣不假,但讓他來背大黑鍋也不假。

按照朝廷規製,舉薦縣官是吏部和中書省的事情,也就是說胡惟庸一黨的淮西勳貴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現在讓他這個兵權在握的宰相推薦,胡惟庸一黨就完全沒有了任何的操作空間。

也因此,他們想要記恨,也隻會記恨瞞著他們推薦人選的徐達。

可一個兵權在握的宰相,誰又有膽量去記恨呢?

想到這裡,徐達就笑著啃起了燒鵝腿:“香,真香啊!”

朱元璋見徐達用實際行動答應了這件事,也是再次滿意的點了點頭,還得是他徐老弟靠譜。

徐達啃完鵝腿之後,就嚴謹說道:“臣還真有這麼一個人選,洪武三年科考舉人第一名,楊伯成!”

“此人乃福建建寧府建安縣人士,按理說,此人入京做官是跑不掉的,可同年父親因病臥床,此人就請求留在建安縣就職,以便於家中儘孝。”

“但又怕他在家鄉做主官魚肉鄉裡,便隻讓他做了一個九品主簿。”

“此人為官三年,清正廉明,在當地也名聲極好.”

朱元璋一聽,隻覺得這又有孝心又清正廉明的人,正是他要找的那種,胡惟庸拉不動,葉青也拉不過去的人。

“好,就是他了!”

“還真是世事無常,都是同年科考,正數第一名卻要去接倒數第一名的任?”

說到這裡,朱元璋都不免無奈一笑。

第二天下午,調任建安縣主簿楊伯成為雁門縣知縣的聖旨備案,又出現在了中書省。

胡惟庸看著‘由中書右相兼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魏國公徐達舉薦’等字樣,臉上的表情,完全可以用一句‘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表達。

近兩個月之後,也就是洪武七年七月,農曆早秋時節。

同為年輕人的楊伯成,攜妻子來到了雁門縣。

其實在這個時段來雁門縣的人,還有朱元璋派來的一明一暗兩撥人。

明麵上的一撥人,就是朝廷的工部官員,他們來此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奉旨來要雁門兵工廠的技術。

而身在暗處的一撥人,則是蔣瓛和四名從未來過雁門縣的錦衣衛。

縣衙大門外,穿著便衣的蔣瓛等人,正在一個茶鋪喝茶。

他們到此的目的就一個,就是為了看他葉青到底是兩袖清風的走,還是帶著財物走。

如果是帶著財物走,又要清楚的知道,他到底帶了多少財物走。

在朱元璋看來,這個情報對他很重要,他能根據這個情報,進一步的去了解葉青。

片刻之後,

也就在楊伯成準備攜妻子進入縣衙之時,朝廷的工部官員就被集體轟了出來!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