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葉大人用三條國策,與天下士大夫結仇,馬皇後靈魂拷問朱元璋!(1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10516 字 6個月前

“惟庸啊!”

“你中書省還有要事處理,咱就不耽誤你了。”

胡惟庸看著朱元璋這一臉笑意的樣子,隻覺得有點沒反應過來。

看見如此大逆不道的行文都不生氣的嗎?

就算不計較這大逆不道的行文方式,這些條條款款的諫言,也足以讓他朱元璋麵對滿朝文武皆逼宮的境地啊!

他不相信朱元璋是傻子,更不相信朱元璋傻到想不出後果的地步。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他朱元璋怎麼會不僅不生氣,還笑著下逐客令?

難道不該和他商量應該怎麼辦嗎?

其實,胡惟庸的猜想並沒有錯,朱元璋這還算和善的笑顏之下,是一顆正在經曆狂風暴雨的心。

朱元璋早在看完這篇奏疏之時,就知道他一旦準奏,就會麵臨滿朝文武皆逼宮的局麵。

如果這件事與葉青無關的話,朱元璋一定不會下逐客令,一定會和胡相好好的坐而論道。

可事關葉青的話,就是不行!

儘管葉青長期氣得他朱元璋,想親自化身劊子手,把他給碎屍萬段,但那僅僅是他朱元璋的事情。

葉青是一個,隻能被他朱元璋殺的男人!

他絕對不允許任何動葉青一根毫毛,更不會在眼前這位淮西勳貴的領頭人的麵前,表現出任何對葉青不滿的情緒。

因為他知道,隻要他在胡惟庸麵前表現出一點不滿的情緒,那在鳳陽老家的李善長,隔天就會知道。

緊接著,淮西勳貴們就會開會,商量如何趁機借他朱元璋的刀,殺那被他們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的葉青。

“臣想起來了,中原地區的戶籍事宜還未辦妥,臣這就協同戶部,儘快把此事辦妥。”

“陛下英明,臣告退!”

胡惟庸站起身來,行禮一拜,就果斷的轉身離開了。

但與此同時,他也猜得到,他前腳剛轉角離開禦書房,朱元璋後腳就得爆發雷霆之怒。

就算不因為那大逆不道的行文而發火,也一定會為葉青給他找的這個大麻煩而發火!

而事實上,胡惟庸猜得很對!

他前腳剛走,朱元璋就氣得一巴掌拍在了他麵前的龍案之上。

厚如菜板的實木桌麵,再一次被他一掌拍出一道不易察覺的細小裂紋,還與之前那條被他拍出來的裂紋相交。

大有多來幾次,就直接出現蜘蛛網紋路的架勢!

也就是被拍的是幾張紙,如果是葉青的小身板的話,他直接就沒了!

當然,如果不是把這幾篇葉青的親筆奏疏當成是葉青的腦子拍,他朱元璋的武力,也絕對沒有這麼高。

這就和飛將軍李廣一箭射入石頭一個道理,如果不是把對方當做要來撲咬他的老虎,他也做不到一箭入石!

“氣死朕了!”

“他就這麼想死,他就這麼想死在朕的手裡?”

“.”

常侍太監的耳朵裡,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就沒有自稱過‘咱’,一直都是朕來又朕去。

很明顯,他是真的爆發了雷霆之怒。

但他這一次,卻沒有對說出一句要對葉青喊打又喊殺的話,他隻是氣葉青給他找了這麼一個天大的麻煩。

因為他知道,葉青的這些條條款款諫言,從長遠來看,確實全都利國利民。

不僅如此,還非常契合他與百姓共天下,而非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治國主張。

“來人,去把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請來。”

常侍太監先是一驚,緊接著就行禮一拜道:“是,陛下。”

去找人的路上,常侍太監還覺得奇怪。

在事關葉青的事情上,以往都是皇後和太子巧合碰見,才保得葉青一命。

現在卻是皇帝發完火之後,主動去找他們二人。

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皇帝陛下覺得麻煩太大,他想不出有效保葉青命的辦法,想要一家人來共同商議,怎麼才能有效的保住他葉青的命?

想到這裡,常侍太監也不禁看了一眼太陽,卻發現太陽依舊是東升而西下。

可皇帝陛下對葉青的態度轉變,卻猶如太陽變為西升而東下!

很快,馬皇後和朱標就先後來到了禦書房。

還不等二人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朱元璋就直接把葉青的親筆手書奏疏,交給了二人,並讓他們看了直接發言。

那些大逆不道的行文方式,二人也是已經基本免疫。

雖然也時有皺眉,但也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句‘你若不同意,就是千古昏君,必將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被世人唾棄。’

‘伱若不同意,我葉青寧願被你千刀萬剮,也不願意替你做官。’

這樣的威脅之語,著實是讓人火大,有點不同意還不行的意思。

當然,他們三人也不都不是什麼軟柿子,如果這些要求他們同意的條條款款不合理的話,他們也寧願葉青去死,也不會同意。

但為難的就是,這些條條款款,真的是利國利民,但卻足以得罪天下士大夫的國策。

第壹條:【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也可以叫做攤丁入地,地丁合一。

簡單來說,就是廢除千百年來,一直施行的單獨丁銀製度。

這一新製度的核心內容,可以分為四條。

第一條: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

第二條:政府放鬆對戶籍的控製,農民和手工業者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可延後十年,待戶籍完全查清之後,與路引製度結合實施)

第三條: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

第四條: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馬皇後和朱標看過【攤丁入畝】的所有具體細則之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馬皇後笑著道:“重八,這葉青還真是個人才,這確實是一條,可以有效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的國策。”

朱標也是笑著點頭道:“不僅如此,還能很有效的促進人口增長。”

“老百姓有了較大的自由,有利於我大明經濟的發展,賦稅規則的簡化,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

說到這裡,朱標的目光也變得深邃了起來。

因為減少地方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也就減少了天下貪官的利益,也可以說是減少了天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

但僅僅隻是減少而已,算不得傷及他們的根本。

隻要皇帝和太子足夠強勢,想要把這一條國策實施下去,也並不困難!

緊接著,他們開始看第二條國策諫言。

第貳條:【火耗歸公】

火耗歸公又名耗羨歸公,葉青在闡述這一條國策諫言之時,明確的批判了大明施行的‘耗羨’附加稅製度。

這一製度的核心內容就是,由朝廷統一耗損比例,來征收這種賦稅,不許地方官征收錢稅時,以耗損為由,任意多征錢銀。

與此同時,並施行‘養廉銀’銀製度,專用於地方官文職人員生活補貼,從而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行為。

馬皇後看過之後,也是再次點頭道:“確實不錯,這集中了朝廷的征稅權利,減輕了老百姓的額外負擔,也增加了外官俸祿,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汙有不小的積極作用啊!”

朱標卻是皺眉道:“有點治標不治本了,如果我是州縣官吏,我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