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葉大人無端被記仇,朱元璋單挑滿朝文武,比的就是官大和功高!(1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9970 字 5個月前

奉天殿那金龍盤繞的穹頂之下,

朱元璋和朱標隻是默契的點了點頭,朱元璋就讓常侍太監安排上朝了。

敞開的奉天大殿之外,常侍太監看向殿前大廣場對麵的奉天門,隻是拂塵一揚,便用最尖銳的嗓音安排了起來。

“百官大朝,皇帝擺駕殿前大廣場!”

很快,朱元璋和朱標就來到了殿前大廣場之上。

奉天殿的大門之下,朱元璋坐在黃布龍紋的帳篷之下,等待著今日大朝的開始。

大明的朝會分為大朝會和小朝會,一般情況下,都是三首六部官員參加的小朝會。

而且還不會是全部官員都參加,隻是每個部門的主副官員參加,加起來還不足一百人。

也因此,他們就在大殿裡麵開朝會!

可這種大朝會,那就是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參加,而且這所謂的在京,還不隻是京官而已。

像葉青這種五品以上的外官,如果正好在京城辦事遇到大朝會,那也必須參加!

也因此,參加大朝會的官員就多了,再在大殿裡麵開會的話,就有些擠不下了!

今天不是什麼重大節慶之日,更不是大軍凱旋之時,完全沒有開大朝會的理由,但朱元璋卻提前通知今早大朝會。

原因無他,

隻因為他有三條治國大策要宣布實施,也隻因為他怕今日的唇槍舌戰,會掀翻了大殿的穹頂。

當然,這隻是一個誇張的形容手法,他是怕這有限的大殿,影響了大家的發揮。

再開一個就是,他想要當著儘可能多的京官,以及在京辦事的外官的麵,宣布這三條治國大策。

也就在,朱元璋父子在殿前大廣場之上嚴陣以待之時,早已在外的文武百官,也走過了皇城與皇宮相連的外五龍橋。

承天門的門洞之下,

走在武官最前方的徐達,與走在文官最前方的胡惟庸,隻是對視一眼,就並排而行,帶領他們的隊伍向朱元璋的所在而去。

與此同時,他們的腦子裡,也儘是頭天晚上開小會的場景。

徐達的小會人數在精不在多,就他和王保保二人,因為他們二人都是不需要帥印的大元帥,代表著大明權利範圍下的漢軍,與蒙元及色目軍隊。

胡惟庸昨晚的小會,人數就非常之多了。

他家的會客大廳,還頭一回出現座位不夠的場景,許多的伯爵,還隻有站著聽話的份兒。

孔克表這個不是侯爵也不是伯爵的人,之所以可以坐著,隻因為他的祖宗是孔子。

值得一提的是,胡惟庸他家這場會的真正大主持,是一直書信領導他們的李善長。

李善長倒是沒有來到這裡,但他卻信裡麵給出了所有應對此策的招數!

胡惟庸家昨晚的那場會議,就是為了讓他們配合李善長的招數!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安!”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安!!”

“臣拜見陛下,問陛下聖躬安!!!”

“.”

奉天殿的殿前大廣場之上,加上來京辦事的外官,五品及以上的文武百官,在這裡跪了不下四百人。

當然,站在最前麵的,能直接與朱元璋父子說上話的人,也還是平時開小朝會的那些人。

至於其他的人,想要說話都得先舉手,等朱元璋看見了之後再說。

朱元璋父子看著眼前的一幕,真就是跪得服服帖帖的。

但他知道,這些人大多昨晚都開了會,都已經從胡惟庸那裡知道了他今天要乾嘛,並且有了所謂的對策。

“朕安,平身!”

朱元璋話音一落,就看向徐達和王保保。

二人也是起身的同時,向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朱元璋隻是給常侍太監使了個眼色,他便拉開聖旨,開始非常大聲的宣讀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正所謂,興百姓苦,衰百姓苦,朕為了減輕天下百姓之苦,特頒布三道法例。”

“一為‘攤丁入畝’!”

“二為‘火耗歸公’!”

“三為‘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自即日起,天下臣民,奉詔執行.”

文武百官聽著這三條法例的細則,隻感覺突然就有了一種萬箭穿心之感。

因為這無異於挖他們的心頭之肉,搶他們的袋中之錢,拋他們的倉中之食,簡直是比殺他們的父母還要難受。

儘管這詔書之中,並沒有提葉青二字,但他們都知道這絕不是皇帝陛下想出來的主意。

皇帝陛下雖然在整他們這事上有一套,但遠沒有這樣的才華,更遠沒有這種直戳他們心窩子的本事。

但不論怎樣,都足以證明,皇帝陛下已經和葉青狼狽為奸了。

可以說這位不要臉的皇帝陛下在搶葉青的創意,但可以說他在儘全力保葉青!

讓他葉青在明麵上置身於事外,就是最有力的保護!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會如此的強勢,這就直接下詔書了?

都不帶朝議商量的?

不得不說,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了李善長的意料。

這滿朝文武之中,也唯有徐達和王保保,臉上並無半點詫異之色,還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他們的記憶之中,

禦書房之內,朱元璋正坐龍椅,徐達和王保保分坐兩邊。

“說說看,咱該怎麼把這事說出去。”

“就一句話,咱該怎麼開場?”

徐達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應該先在朝會上明說,但態度一定要強勢。”

“到時候,我倆再強勢支持,他們應該不敢說什麼。”

王保保當即開口問道:“陛下,你確定這是葉青葉大人出的主意?”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道:“他的親筆奏疏都給你看了還有假,要不你受個累,來回八百裡加急去問問?”

王保保也隻是嘿嘿一笑,他知道來回八百裡加急之後,他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隻是想確認一下,隻要確定是葉青出的主意,他就無條件執行。

王保保抱拳道:“陛下,臣以為有的時候,還就得草原上的那套規矩。”

“臣知道,像這種昭告天下的法令,按照中原的禮教規矩,一定是先商議後決策,以彰顯皇帝不是一個專橫獨斷之人。”

“可所謂的專橫獨斷,有的時候,也隻是大儒們用來控製皇帝的一種‘道德枷鎖’!”

“皇帝有的時候,就應該霸氣決策,就應該拿出一人說了就算的狠勁兒來。”

“草原上的大汗們,大多時候,也要開會商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