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苦一苦朕,福讓百姓來享!(2 / 2)

“近來邊境形勢緊張,內地有災害頻發,此時若大舉改革,恐生變故。臣建議,待局勢穩定,再議此事,更利於國家長治久安。”

強調現狀、轉移焦點、提出替代、表現忠誠、利用外因。

一瞬間,就完成了一套五連招,話說的漂亮又滴水不漏,而且還沒什麼實用性。

要不怎麼說是嚴嵩呢,能把廢話說的這麼有建設性,也確實厲害!

徐階低著頭,瞥了眼嚴嵩,心中暗暗點頭。

此時他也慌,陛下一會敲打清流,一會敲打嚴黨,現在又借題發揮整頓吏治。

說實話,他寧願在閣內整到嚴黨,也不願意大肆的改革吏治。

還是那句話,在場的誰都經不起查。

每個人身後,都是利益錯綜複雜,官場上盤根錯節,這要是改革吏治,那無異於自相殘殺。

“徐閣老,嚴閣老的話,你怎麼看?”嘉靖又看向徐階。

“回陛下,臣以為,嚴閣老所言甚是,”說著,他也不得不把周雲逸拉出來鞭屍,“周雲逸之流,畢竟屬於少數。”

“吏治可以修整,但如今內有災害,外有戰事,確實不易再大動乾戈。”

看了眼低頭的徐階,嘉靖又看向其他人,“你們也都是這麼想的?”

聞言,眾人紛紛躬身,低下了腦袋。

“看來,朕的內閣,都很團結啊。”嘉靖笑著說道。

一言出,嚴嵩身體一顫,趕緊從凳子上跪下,其他人也都惶恐的跪在了地上。

這一刻,除了司禮監一眾家奴聽出主子言外之意,目露凶光的盯著內閣眾人外。

無論是清流,還是嚴黨,都是冷汗直流。

“好了,好了,都起來,起來吧。”嘉靖笑著擺擺手,讓眾人起來,道:

“嚴閣老說的是,整頓吏治,現在確實不宜大動乾戈,以免朝野動蕩。”

“剛才嚴閣老提到了設立專司來監察官員,倒也是個辦法……”說著,嘉靖麵上笑吟吟的,眼底似是有刀子一般,道:

“所以,朕決定重開西廠,擴招錦衣衛!”

“上到內閣,下到地方,設立專門的司衙門,以此來應對吏治弊端!”

這一刻,圖窮匕見!

開設西廠,擴招錦衣衛,上到內閣,下到地方?!

這個消息一出,不亞於驚雷炸響。

嚴黨和清流此刻,心中具是驚慌一片,陛下要乾什麼?這麼大陣仗?

莫非真要進行一場吏治變革?

“嚴閣老,你以為呢?”嘉靖再次問道。

“陛下聖明。”嚴嵩先是躬身對皇帝的決策給予肯定,而後語氣微微一頓,道:

“東南和北邊的戰事也需要軍需,如果擴招錦衣衛,再開西廠,人力物力累積,消耗巨大,財政怕是承擔不起……”

“重要的是如今宮裡還有幾座宮殿要修。”

言下之意很明確了,如果這麼做了,您這道還修不修了?宮殿還蓋不蓋了?

此時,嚴嵩的意思很明確了:陛下,雖然不知道您到底要乾什麼,但還是收手吧!

“陛下,嚴閣老所言在理。”這時,徐階也是一咬牙,上前一步,跟著開口,道:“而且,西廠專橫,在正德年間就已經廢除。”

“如今重開,必定導致朝中人心惶惶,還請陛下三思。”

嚴嵩和徐階說完,大殿的氛圍降到了冰點,其他人低著腦袋不說話,司禮監怒視著內閣。

看著這一幕,嘉靖絲毫不意外。

在動搖利益的情況下,清流和嚴黨也是可以聯手的,甚至彼此都不需要培養默契。

而這些,還隻是大明朝積重難返的一個點。

整頓吏治,就是在進行一場官場變革,各方的權利會被打破平衡。

沒有人會願意的!

不過,那又能如何?

想到自己隻有五年的時間,五年之後要是不能將大明整頓一番,等白銀流入,大明遭到重擊,可以說是傷筋動骨了!

大明是自己的本命物,絕對不能傷著。

自己還指著修複的大明,來反哺識海中的本命,讓自己修為,資質,再進一步呢。

誰敢斷我仙路,我就送誰去死!

“那從今以後,宮殿不再修了,新建的宮殿也儘數拆去,能賣的賣,用作軍需。”

“凡是用作修道的一切用度,都儘數放在西廠和錦衣衛的擴招上。”嘉靖淡淡的說道。

“朕是天下的君父,也是當家做主的,這家有難,朕也不能隻想著自己。”

“苦一苦朕,福讓百姓來享!”

“什麼?!”聽到這話,眾人又是一愣,就連嚴嵩,此刻也不能淡定了。

誰都沒有料到,皇帝竟然會來這一招。

把修道,看的比命還重要的皇帝,竟然不修宮殿了。

還說什麼苦一苦自己,福讓百姓來享?

這是你的台詞嗎?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