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府。
聽完眾人在禦前議政的全部內容,裕王也被震的久久無言。
半晌後這才開口,不敢置信道:“父皇他,真的不修道了?”
此時,裕王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一方麵,他高興父皇轉性了,竟然願意為民讓利,似乎要在晚年浪子回頭的意思。
另一方麵,他又有些擔憂,父皇越聖明,他的未來,就越是撲朔迷離。
一時間,心中猶豫不決,竟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緊張。
“還沒有,”性子耿直,脾氣火爆的高拱搖頭,“隻說停了再造的所有宮殿,拆了那些蓋好的宮殿賣錢用軍需和西廠錦衣衛。”
“但也沒說從此不再修道了。”
聽到這裡,大殿裡眾人沉默了片刻。
這時,張居正略一沉吟,開口,“看陛下的意思,或許是有其他更深的打算,”說著,環視一眼眾人,語氣微微一頓,“吏治。”
由張居正起了一個話頭,眾人心中也是一凜,想到了陛下今日最開始說的,整頓吏治。
整頓吏治,說實話,他們也不同意。
裕王聽到這裡,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端起茶盞,輕輕的吹了起來。
熱氣在他眼前升起,眼神中莫名之色湧動。
說實話,父皇要整頓吏治,他現在也不認同,因為朝中派係已經明朗,清流一脈是自己的支持者,壯大到現在不容易。
一旦整頓吏治,那傷筋動骨的,可不光是嚴黨,還有自己一脈。
倒嚴可以,但要有章法,可不能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殘方式來倒。
“我倒是認為,陛下提出整頓吏治,其實是為了順利讓我們同意重開西廠。”這時,隻會雲的趙貞吉猶猶豫豫的開口道。
聽到這話,性格耿直,脾氣火爆的高拱暴躁的拍著桌,近乎於耳提麵命,道:
“西廠的成立,就是為了整頓吏治!”
張居正撫了撫滑溜的胡須,緩和趙貞吉的尷尬,“陛下用周雲逸借題發揮,提出整頓吏治,嚴嵩自是不願意,所以打了個圓場。”
“陛下看出內閣不願意,也就沒有堅持,總的來說,嚴嵩和陛下算是各退一步。”
“至於成立西廠,”說著,張居正微微搖頭,“成立就成立吧。”
聞言,眾人皆是點頭。
如今的大明朝,可不是正德朝。
西廠成立又能如何?左右不過是一群閹人而已,還能翻了天嗎?
“哈哈哈。”高拱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大笑起來。
“肅卿何故發笑?”裕王投去好奇的目光。
“我笑那嚴嵩老兒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我笑那嚴世蕃小兒自吞苦果,哈哈……”高拱說著大笑著發泄著痛快,道:
“今日大殿上,太嶽本是要為東南戚繼光,俞大猷部籌集抗倭軍費,才提了一嘴海運。
結果嚴嵩老兒不要麵皮,身為上官公然搶工不說,還輕描淡寫的揭過軍費之事。
最後還算盤打的叮當響,提出什麼改稻為桑的國策,趁此機會想要收割錢財,卻不料被陛下的七條決策,輕描淡寫的化解。”
“哼!”說著,性格耿直,脾氣火爆的高拱頗為得意的哼了一聲,道:“老夫當時就盯著嚴世蕃小兒呢,直接搶先攔下督辦人選。”
“這回,嚴黨休想占到便宜!”
“肅卿機智,令人佩服。”張居正笑著拱手,裕王也是讚許的看著高拱。
“這次,嚴黨怕是一個搞不好,真就永不翻身了。”高拱對著張居正微微頷首,看向裕王。
“改稻為桑的國策,嚴嵩勢必要用來補虧空,這次有我們的人盯著,他就彆想搞動作!”
“補得了虧空,皇上就會容他,補不了虧空,那麼他對皇上來說,就沒用了。接下來,隻要我們把嚴黨盯死了,大事可成!”
高拱說到這裡,目視眾人,眼中全是信心。
至於隻會雲的趙貞吉,瞥了眼老神在在的徐階,心中雖有城府,卻也沒表現出來。
“陛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徐階抬了抬頭,看向窗外,“嚴嵩,你是否察覺?”
徐階不愧是內閣次輔,今日大殿上的一切,陛下給他感覺就是胸有成竹,目的明確。
整頓吏治,如今看來就是個幌子,看似重開西廠,擴招錦衣衛的目的達到了,陛下對玄修之事也不上心了,宮殿不蓋了。
一時間,似乎變得有幾分無欲無求的感覺,但又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這份說不上來的不對勁,讓他很不安。
徐階的擔心跟嚴嵩的擔心其實是一樣的,此時嚴嵩也在沉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