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當時自己好像挖了足足兩個小時的泥巴,才幫康博士把設備找到的……
他有功,他不怕!
當陳海平複了心情,重新看向采油機的時候,它的前方鑽頭,也終於和岩壁開始接觸了。
伴隨著刺耳的摩擦聲,岩石開始被攪碎,然後被收集進了采油蟲裡麵,大約過了五分鐘,它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了一半。
於此同時,它屁股上的幾十個孔洞,也開始有節奏地拉出‘粑粑’……
這粑粑看起來也不像是普通的碎石,而是形狀各異的幾何體。
在康馳的授意下,一名戰士走上去,抬了一塊粑粑回來。
大家都好奇地湊上去看了看,發現它的結構就是像是在正方體的每一個麵,都貼上一個四棱錐,看起來有點像簡化版的帶刺球。
“在開采的過程中,采油蟲會把提煉完的碎石殘渣進行簡單的壓縮,變成十幾種不同的幾何體從後麵排出。”
康馳適時地向大家解釋道,
“而這種幾何體堆積在一起之後,就會有大量的空氣間隙,用來填補采集完後石油後,所造成的岩層物質減少,它們通常比原本的岩層還更耐壓,原理其實和海邊的防汛堤壩有點像,這是為了解決了開采導致的地質塌陷問題,具體的壓力測試等會我們也會做。”
呂首長點了點頭:“這個設計倒是挺簡單巧妙的。”
隨著采油蟲越鑽越深,大家就隻能通過康馳手上遙控器的屏幕來判斷采油蟲的方位了。
而康馳在設定好路線後,其實也沒啥事乾,隻能和呂首長講解采油蟲的各種設計原理。
“在采集的過程中,考慮到岩層的複雜性,會先有一個簡單的材質識彆篩選,含油液體會流入一個特殊的容器,含油的固體則會順著傳送帶進入電解爐,普通泥土岩石則會直接排出……”
在康馳的一個多小時講解下,呂首長隻覺得頭都大了……
好在一個小時剛過沒多久,大家便開始聽到了鑽頭挖掘的聲音,連忙把目光聚集在了岩壁上。
隨著聲音越來越響,大約五分鐘後,采油蟲的頭部便緊貼著入口,從旁邊重新打了個洞鑽了出來,在岩層中留下了兩個緊貼在一起的圓形,裡麵則填滿了各種幾何岩體。
待采油蟲停穩後,所有人都立即圍了上去,目光緊緊地看著康馳把之前拆卸過的外殼再次拆了下來。
一個已經裝滿了黑色液體的罐子,便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中!
“成功了?真的是石油?!”
“檢驗一下就知道了。”
康馳從采油機上跳下來,然後走到采油蟲的屁股旁邊,打開一個蓋板,按了下裡麵的按鈕。
於是在蓋板的旁邊,另一個更大的蓋板彈了開來,從裡麵伸出了一個帶著四個圓形接口的合成接口。
“這四個口氣一個是出油口,一個是充電口,剩下兩個是補充水和催化劑的。”
康馳向呂首長介紹完後,便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根管子接上出油口,然後在控製器上按下了排油選項。
於是大家便看到采油蟲裡麵那個透明罐子裡的石油,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通過管子,排在了提前準備好的容器裡麵。
“498千克!”
從府順石油公司臨時借用過來的技術員,念出了容器裡的液體重量。
然後便是液體檢測了。
“烴類化合物含量97%,其中碳含量85%,氫含量12%,硫、氮、氧等微量元素含量3%,密度0.87,屬輕質石油!”
聽到這個結果,現場頓時就沸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