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馳點了點頭:“我想采購常春光所的半成品,拿到鉿工大的代工名單……可以嗎?”
好家夥,
這是想直接在彆人的科研基礎上搞事情?
張達遠頓時皺起了眉頭,搖頭道:“代工名單應該沒問題,但采購半成品估計有點難,你這不是讓人家把現有的科研成果泄露給你嘛……”
“……”
被張達遠這麼一提醒,康馳也才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這主要還是他的心態,有點沒擺對,
隻覺得自己掌握了全套技術,因此考慮更多的是自己找他們代工,會不會泄露自己的技術,反而下意識地就忽略了,彆人對自己技術成果的重視程度……
人都是自私的,在這種雙方技術都不透明的情況下,互相提防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而這種無形競爭所導致的科研資源浪費,在國家統籌主要科研力量的華國其實還算好的了,
放在以公司個體為主要科研單位的資本國家中,科研力量的浪費更加嚴重,競爭才是主基調。
隻有在個體實力實在有限,無法單獨完成的情況下,才會迫不得已尋求合作。
對此類科研矛盾,康馳也有些束手無策,他是私企,得考慮自己的利益,人家是國家科研單位,得考慮拿出的科研成果對不對得起上麵撥下來的經費,
所以,偷懶的路線,看來還是有點行不通了……
看著康馳緊鎖的眉頭,張達遠突然問道:“你對EUV光刻機已經有把握了?”
康馳苦笑道:“如果我說有,你信嗎?”
張達遠也愣了愣,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個雖然是他自己問出來,但其實連自己也沒真正思考過的問題。
然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造光刻機可比矽片難多了,其中涉及到的技術,甚至需要拆分到以國家為科研單位才能完成,
也就隻有華國才會這麼頭鐵,被技術封鎖了也要咬緊牙關,自己苦研破局之路,
換任何一個國家,估計都已經放棄掙紮了。
而這個時候,一個單獨的個人,突然說自己對造光刻機有信心。
誰信呢?
但想到康馳此前的戰績,
張達遠又不敢直接判他死刑,
畢竟無論是矽片,還是他後來搞出的采油蟲,哪個像一個人能搞出來的?
雖然康馳也借用到了大漢矽業的科研團隊,但張達遠其實很清楚,這裡麵起到關鍵作用的隻有康馳一個人而已,
那些人說白了,就是給他打下手的技術工人。
不然矽信科技研究了這麼多年都沒把矽片搞出來,怎麼康馳一過去就解決了?
采油蟲這玩意就更不用說了,
他專門找呂首長要了份設計圖,至今還記得在看到它的機械結構設計後,內心的那種震撼感有多麼強烈。
這種震撼感,在他四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也隻出現過不到五次。
第一次還是三十多歲的時候,作為一名參觀者,看到瑞仕核子研究中心那台巨大的對撞機時,所感受到人類對科技探索的決心和勇氣。
在此之後,已經很少有東西能讓他歎為觀止了。
想到這裡,張達遠突然對康馳開口道:“我可以給你和常春光所牽線,促成你們的合作……”
“如果你真有信心,我還可以給你支個招,那個項目的負責人是何永教授,他這人有個特點,就是很容易中激將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