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他是一枚定時核彈。
雖然他們背地裡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但康馳被華國保護得實在是太好了,根本找不到任何搞事的機會。
加上康馳本人從來不浪,彆說踏出國門了,沒事的時候連實驗室的門都不出
簡直苟得要死!
就在網友們還在網絡上不停地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剛剛舉辦完院士評選大會的華國科學院大會堂,又在第二天接著召開了另一場秘密會議。
參與本次會議的,都是華國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重要專家學者。
其實院士評選投票的時候,也並不是所有的院士都要到現場,隻有被抽到的才有投票權,
如果被抽中了,又實在脫不開身,也可以在線上進行不記名投票。
但這次被抽中的鐘維堅院士,卻被通知必須來到現場,
除了他,整個EAST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不管有沒有抽中,甚至有些不是院士的,也都被通知過來燕京。
在院士評選大會上,鐘維堅也和其它聚變項目的負責人私下簡單地交流了一下,發現他們EAST其實並不是個例。
幾乎所有可控核聚變的國際合作項目,都被要求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造。
至於華國自己搞聚變堆,則更加簡單粗暴了。
甭管是托卡馬克、仿星器,還是箍縮裝置,直接就是全麵暫停!
鐘維堅立即就猜到了在院士大會之後,肯定還有一場非常重要的會議。
國家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將會有重大的調整!
這讓他們這些從事可控核聚變的人,都感到有些提心吊膽的,
認為這是要大幅度削減可控核聚變的預算,甚至是直接砍項目的節奏
這種事在國際上,其實也正在發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
在啟動初期,這個項目的預算僅為63億美元,原本計劃在2016年完工,
但隨著項目的進度不斷延期,現在預算已經增長到了220億美元。
而且隨著開工效率越來越低,工程進度的延期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這意味著220億美元預算,也隻是現在的預估,以後肯定還會不斷地增加。
預算不停翻倍也就算了,關鍵是工期已經延誤快十年了,完工的日期還遙遙無期,儼然已經成為了超級無底洞。
科學M國人在一份報告中就披露了這一情況,認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項目已經深陷泥潭。
“預算失控、工期推遲,導致ITER項目正處於“創紀錄的災難邊緣”,它很可能成為曆史上工期拖延最久、成本膨脹最厲害的科學項目。”
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不看好可控核聚變的應用前景,老M頻繁退群,高盧雞多次造假,導致這個項目現在矛盾重重。
如果不是華國硬著頭皮扛起大旗,ITER早就在世紀超級爛尾工程名單上,寫完最後一個字母了。
相較於ITER,華國的EAST情況就要好太多了,說它是核聚變領域的燈塔也毫不為過。
鐘維堅有點搞不明白,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召開這麼一場奇怪的閉門會議
直到他看到康馳也出現在會場後,心裡頓時隱約猜到了點什麼
“經科學院申報,長老院批準,正式任命康馳院士為華國可控核聚變總工程師,統籌國內所有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的研發項目!”
嘩
聽到這個消息後,現場頓時就沸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