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薰坊劉府
“這個徐光啟是哪裡冒出來的?”東林黨領袖,太常少卿趙南星罕見地發火了。
“儕鶴(趙南星的號),徐光啟是我們東林黨人啊。”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韓爌不知道趙南星哪裡來的那麼大的火氣。
“他當然是東林黨人。但問題是沒人舉薦他,他也不在我們計劃的任命名單裡。”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劉一燝揉了揉太陽穴,“大家也知道,東林黨的下一個禮部尚書本該是孫侍郎。”劉一燝不滿地看了孫如遊一眼。
韓爌和劉一燝頭上都加有禮部尚書的虛銜。
胡惟庸案後,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廢除丞相製,希望能由皇帝肩挑最高權力機構與最高行政機構,也就是既拿決策權又拿行政權。
朱元璋是鐵打的金剛人能夠且願意從早乾到晚,但這並不代表他的後代也是這樣。
明成祖朱棣雖有不亞於乃父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禦駕親征,讓他無法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協理政務”的內閣便應運而生了。
成祖時,內閣大學士名義上隻是谘政人員,算是內朝官,品級不過正五品,但中國曆來有內朝官外朝化的傾向。
明宣宗朱瞻基時,在三楊內閣的輔助下,一套完整的政務流程被確立下來:通政使司彙總全國奏章,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票擬),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給皇帝批準(批紅),做出決定之後再交付有司執行。
因此,為了讓區區五品的內閣大學士能夠更多地為皇帝分憂,從成祖到宣宗,大學士兼領某個高級彆的虛銜便成為了明代的傳統。比如內閣大學士兼領太子太保(三公或三孤)或是兼某部尚書。
東林黨原本是準備將禮部右侍郎孫如遊扶正的。這樣一來,東林黨就算是徹底將禮部拿穩了。然後禮部、吏部合作,在科舉中“舉賢任能”,就算皇帝否掉了周嘉謨的“薦官疏”,東林黨仍舊可以把持全國州縣。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徐光啟把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坐了,這就讓東林黨非常不安。
雖說徐光啟也是東林黨,但不可控性實在太大。比如,今天劉府舉行集會,東林黨給新任的禮部尚書徐光啟發了邀請函,但徐光啟卻以交接通州兵務為由婉拒了東林黨的邀約。
“孫景文!(孫如遊的字)皇上明顯是有意要讓你坐這個位置的,你為什麼非要拒絕皇上的提議呢。你當時答應下來,然後我們再運作運作,你不就上去了嗎?”吏部尚書周嘉謨忍不住質問道。
“薦官疏”徹底死了,明年的恩科又冒出徐光啟這個不確定性,周嘉謨真的是火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