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這頭,聽聞劉備招降了楊、高二將,襲了涪水關,大驚道:“那劉備...竟是如此卑劣!”
“我送他兵馬,送他糧草,他安得如此待我!”
隻是眼下再驚再惱,也無濟於事,隻得迅速集合文武,問退兵之策。
李恢見狀連忙尋機叫劉璋放出黃權。
劉璋雖然心恨黃權自己私自動兵,但眼下這事到了如今這地步,也不是再考慮這些的時候了。
黃權到底心是向著自己的,比投降的那楊、高二將可好多了。
黃權這幾日被關押著,不知道外頭的狀況,這聽劉備攻破張魯,回頭來攻成都,知道事情大壞!
趕忙向著劉璋提議道:“可連夜遣兵屯雒縣,塞住咽喉之路。劉備雖有精兵猛將,不能過也!”
劉璋也知道雒縣乃是成都咽喉,那地方一旦失守,整個成都危險。
當下依言,教劉璝、泠苞、張任、鄧賢點五萬大軍,四將行兵之次,往雒縣而去。
這五萬兵馬,算是劉璋家底中的家底了。
而劉備這頭一麵分兵要守漢中,兵力遠遠不及成都這頭,按理守住是問題不大。
隻是除了漢中南下的軍馬,還有南郡的兵馬。
南郡已然有了消息,諸葛亮起兩萬大軍,從南郡出發,領張飛、關羽,殺往巴郡。
而巴郡太守,就是老將嚴顏了。
...
不提嚴顏和張飛的故事,還說邢道榮這頭。
劉備看邢道榮肩頭影響不大,也正出征半路,中不能叫邢道榮會漢中養傷,便還是叫他留在了身邊。
隻是先鋒之事是怎麼都不答應給他了,且留他在中軍就是。
當下以魏延、鮑隆為先鋒,領五千人馬,先往雒縣去了。
臨到了雒縣六十裡,卻見上有兩座寨子。
原來是張任四人商議,著二人守城,二人去雒縣前麵,依山傍險,紮下兩個寨子,勿使敵兵臨城。
泠苞、鄧賢便是領了二萬兵馬,在此下寨。
劉璝、張任則是領著其餘所部人馬守護雒城。
得知這情況,當下鮑隆便去找魏延商議,眼下自己這頭人馬遠不如對方,還是等中軍來才好。
卻不料魏延道:“萬事都靠著邢將軍,豈是吾等無能呼?”
“這益州軍裡,沒個能征善戰之人,我欲要今夜夜襲,他們定沒什麼防備。”
鮑隆聞言大驚道:“不可,若是夜襲不成,豈不是罪過?”
魏延卻說什麼都不聽,隻道:“你若是沒膽子去,我便領我所部兵馬就夠!”
說罷便傳令下去,叫來日四更造飯,五更結束,平明進兵,取左邊山穀而進。
軍士得令,是夜都飽餐一頓,馬摘鈴,人銜枚,卷旗束甲,暗地去劫寨。五更前後,離寨前進。
行到半路,魏延馬上尋思:“隻去打一個寨子,不顯我能耐,當要使計,全殲敵軍”
就馬上傳令,教軍士都投右邊山路裡去。自卻引一步兵馬,準備佯攻。
這聲東擊西之計,倒是與邢道榮攻打南鄭的路數差不多。
看起來,也是受了邢道榮的不少影響。
隻是魏延學其形卻未得其神,注定此戰艱難。
...
卻說天色微明,魏延離泠苞寨不遠,教軍士少歇,排搠金鼓旗幡、槍刀器械。
不料沿路早有伏路小軍飛報入寨,言說劉備軍馬來襲。
泠苞已有準備。
一聲炮響,三軍上馬,殺將出來。
魏延縱馬提刀,與泠苞接戰。二將交馬,戰到三十合,川兵分兩路來襲。
魏延這頭走了半夜,人馬力乏,抵當不住,退後便走。魏延聽得背後陣腳亂,撇了泠苞,撥馬回走。
川兵隨後趕來,魏延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