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道榮的文采雖然不這些大文豪,但罵人卻有一套。
說要幫著崔琰寫檄文,第二日就寫了個成果來。
“偽王曹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宦官之後,得受君眷,不思報恩。”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忠屠賢,弑君鴆民。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今請各處有識之士,或棄暗投明,或奮力討逆,共討此賊!”
“還天地清明,使奸逆之賊無處遁形,萬不能助紂為虐,不然日後定遺臭萬年,禍害子孫。”
崔林看著邢道榮這一截檄文,頗感歎道:“世人常說邢道榮若在盛世,定然是個大才子。”
“吾先前還不信,隻想天下哪有這樣文武雙全的人物,直到今日親眼所見,才知是真。”
“這檄文去了鄴城,隻怕沒有心思的人,那也得有些心思了。”
聽著崔林感歎,崔琰頓時接口就道:“若非如此,吾安得能起了教侄女嫁他的心思?”
“此人心思靈敏,卻又心存大義,胸有淩雲之誌,卻又忠心報國,扶弱而除強。”
“知大義,通小節,乃當世楷模。”
崔林聞言歎息:“可惜早被曹氏蒙蔽,不知其豺狼成性,錯過了良機。”
崔琰聽著卻又寬慰道:“兄弟倒是也不必如此,世事難料,說不定還有轉機。”
“眼下,咱們還是把這檄文,好好潤色潤色再說。”
崔林微微點頭,這崔氏兄弟二人,當即就開始“添油加醋”,其二人筆力之犀利,自然不是邢道榮能比擬的。
寫出來的玩意,可比邢道榮厲害多了。
而送出去的效果,真也屬於“暴擊”的範疇了。
…
本身這檄文寫的就犀利,加上署名是“崔氏兄弟”,簡直又是疊加上了一層buff。
這“崔氏兄弟”都寫檄文了,可見曹操到底叫人憎恨成什麼程度!
事實也正是如此。
從徐州屠城,到兗州殺士族名士,到引異族來攻,崔家兄弟的檄文,從大義上,猛烈攻擊著曹操。
如此檄文一出,再加上曹操最近明顯身體出現大問題,曹家一時之間,當真是風雨飄搖。
而這篇檄文的威力更不僅如此。
到了江東,孫權見得這篇檄文的時候,心裡不由冒出了些許想法。
次日,便升起大帳,論起此事來。
…
“諸位,崔氏一族,已然儘數投了成都,如今鄴城風雨縹緲,吾想正是吾等出兵機會。”
“今日欲舉義旗,再攻曹操,諸位以為如何?”
孫權這一上來就要打仗的架勢,叫江東大將一個個的還真有些始料未及的。
自打荊州之敗,大都督呂蒙戰死之後,孫權似乎就陷入在了一種自我的掙紮之中。
沉浸在內部的和諧之中,對外一點沒有征伐的雄心壯誌。
而隨著劉備徹底拿下西涼,兵鋒已經直指長安之後,事實上江東已經成為三方勢力中最弱的一環了。
再要是這麼下去,江東隻會慢慢的陷落在衰敗的路上。
如今孫權悍然要攻曹操,的確叫人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