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退朝想要休息一會,你們上奏說本宮玩忽職守,不思政務,猶如秦之二世,你們這不是在汙蔑本宮嗎?”
“這…”哪怕是熟讀經典的三位大儒,此時也被懟的無言以對。
“你們都說本宮做錯了,本宮12歲臨朝聽政,14歲臨朝監國。”
“請問陛下,本宮可有做錯過什麼政事了嗎?”
李承乾眸光無比的尖銳,刺向了李世民的。
“沒有!”李世民也是一陣恍惚,曾幾何時,自己的太子也是這等的優秀。
“本宮處理國事都無所過錯,卻全被他們這群諫官,說的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國之大事,他們懂嗎?”
李承乾咆哮著,仿佛要把這些年受的委屈,全部吼出。
“他們隻是…諫官啊,陛下!”
“諫官是什麼樣,陛下還不清楚嗎?”
李承乾抬頭看著李世民,目光對視著。
“陛下,當初一個魏征就讓你食不下咽,膽敢指責天子的不是,而本宮隻是太子,但卻是要同時麵對三個魏征,陛下是不是對本宮太過於嚴厲了呢?是不是對本宮太過於期望了呢?”
李世民此時,也已然知道了自己的過失,是啊,一個魏征都讓他氣得牙癢癢,還殺不得。
而且李世民也深有體會,深知這群諫官誇大其詞的程度,動不動就拿一件小事來說亡國論。
“處理朝事以來,除了陛下,何人還能為本宮之師呢?”
李世民聞言,也不由點了點頭,對啊,他們這些人未為君,何能傳授治國理政之策。
滿口的道德仁義,隻是誤人子弟。
”若論詩詞,本宮開口,便能吐出半個盛唐,何人以為師。”
李承乾顯得無比鋒芒畢露,他不再退讓,而是要一往無前。
對此,房玄齡是深有所感,他目睹了李承乾的封神時刻,今日之後,太子的名聲隻會更甚以往。
“張玄素、於寧誌、孔穎達教導太子無方,免去東宮的一切職務,返回原職。”
李世民眼中逐漸有了欣慰之色,自己的太子無需人教導,讓人教導,就是最大的錯誤。
14歲臨朝監國,古之未有也。
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李世民嘴角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一抹笑意,失望之色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反而無比的自豪起來。
也是由於心情大好,沒有追責三人的大罪。
“多謝陛下法外開恩!”張玄素三人鬼使神差的謝罪,但是他們也感覺自己做的並沒有過錯,諫臣不就是儘言直諫嗎?
但是也沒有讓他們罔顧事實啊。
“太子,放縱門人毆打解業之師,有違師道,罰俸一年。”李世民再道,各打五十大板。
“陛下聖明!”
這處罰不痛不癢,對於李承乾來說,能把三人踢開,就是最大的收獲。
以後就能少跟李二上線了,不然他這太子之位,總有被吹掉的風險。
玩什麼刺殺,玩就玩謀略,太子多大的優勢,壓都能壓死他們這些諫臣。
欲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