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高句麗犯天威(2 / 2)

“陛下,高句麗犯我屬國,若我大唐不出兵,必有損我大唐國威,當出兵戰之,以揚我大唐國威。”

李勣也從隊列之中走出,向李世民進言道,又有軍功可撈了,如今的大唐武將正愁沒有戰爭呢。

“陛下,犯我唐土者,雖遠必誅之,新羅請援,我大唐如不出兵,何以服眾,何以讓四夷皆服。”

尉遲敬德也手持朝笏站出,讚同出戰。

“上戰劃謀,中戰伐兵,下戰伐城,我大唐天威,可使一使者出使高句麗,讓其停戰,先禮後兵。”房玄齡也出聲道,他有他的思慮,牽一發而動全身。

“陛下,左仆射所言並不無道理,在陛下的英明神武之下,我大唐開啟了盛世,國力顯著提升,但是現在發動大規模的戰役,必定會使國力下降,以臣之見,能和談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再行兵事。”

高士廉躬著身子走出了隊列。

……

下麵對群臣已經吵得的不可開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肅靜!”

李世民頭腦發脹,在朝會之戰,這樣的討論是討論不出結果來的。

“太子,你以為如何呢?”

李世民目光望向了李承乾,從始至終,李承乾就是在那裡站著,一言不發。

李世民也想聽聽,這大唐的褚君有什麼高見,這也是一次考驗。

李承乾抬頭,不卑不亢的一步踏了出來,看向皇位之上的李世民開口道:

“我大唐以武立國,如今的天威亦是打出來的,本宮以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大唐邊境有諸國環繞,如果我大唐此次示弱,那麼如何威懾邊疆各國呢?”

李世民眼露精光,不由點頭,很是認可,為帝者,應要考慮全局,這並不隻是一場簡單的戰役,而是國力彰顯,必須打。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群臣無不震驚,之前反對戰爭之音也銷聲匿跡,因為李承乾一句話,已經說明了出戰的必要性。

此時,群臣對這位太子,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下來了。

“太子的話,各位大臣都應該聽到了吧,此戰必打,這也是朕的意思,望各部要提前做好準備。”

李世民的聲音不大,但卻清晰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朵裡。他的目光掃視著下方的群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隨著李祐謀反案到太子李承乾的謀反案,使得李世民的名聲和威嚴有所下降,他也需要用一戰來正名,這場戰爭不僅關係到國家的安危,也關係到他個人的聲譽和地位。

“臣等遵旨!”

群臣齊聲回答道。他們深知出兵之事牽連甚廣,一時間,整個大唐帝國仿佛一台巨大的機器,開始有序地運轉起來。

“太子,左右仆射、以及幾位國公留下,商議具體出兵事宜,其他人退朝。”李世民起身,昂首挺胸,大聲說道。

“陛下聖安!”

群臣再次齊聲高呼,然後紛紛鞠躬後退。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朝議將決定戰爭的走向和策略。

一臉不服氣的魏王李泰看著李世民,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憤怒。然而,他也無可奈何,隻能帶著滿腔怒火,緩緩地退出了太極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