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太陽非常之毒辣,燒烤著大地,熾熱的氣息讓人十分的煩躁難耐。
李承乾也回到了長安,但是此時他在入宮的路上。
至於孫思邈幾人則被留在了驛館之中,大唐最不缺的就是驛站,在長安城中,設立有很多接待使臣的驛站。
“承乾來了!”
兩儀殿中,李世民抬眼,目光中多了一絲喜色,畢竟李承乾去的是疫區,怎麼能不讓他擔心。
“父皇,我回來了。”李承乾龍行虎步,健步如飛,快步的走進了殿內。
“承乾…你,你的腳疾好了!”李世民站了起來,驚訝非常。
“好了,此徐州之行,剛好遇到了孫思邈神醫。”李承乾回道。
“好!好!承乾,你好氣運,竟然遇見了孫神醫,也都怪朕,沒有想到找孫神醫給你治腿疾。”
現在,還有誰能在詬病自己的太子,這就是一個完美的儲君了。
“承乾,此番民間體驗,可有什麼感受?”李世民又接著問道。
在貞觀十二年之時,他曾令李承乾下入民間感悟民情,但是被李承乾當做了耳邊風。
李承乾正色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什麼?”
李世民大驚失色,這可是盛世,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這是難以想象的。
“不可能,朕勵精圖治,大唐無比昌盛,四夷皆服,五穀豐登,國庫無比的充盈。”
李世民搖了搖頭,這句話,不是對他功績最大的否定嗎?
“陛下也知道,大唐境內,還有乞丐,為什麼就不會有凍死餓死的百姓呢?”
李承乾反問道,大唐昌盛是事實,但是富裕的也隻是那一層人,而處於食物鏈底端的百姓,日子還是那樣的艱苦,隻不過餓死的人少了一些罷了。
他所見,如今都是曆曆在目,貴族夜夜笙歌,百姓水深火熱。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唐一直連年戰爭,死的也多是百姓之子,窮還是那樣的窮,而富足的,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貴族也越發的富裕。
被掠奪者千萬彆對掠奪者心存幻想,幻想他會高抬貴手。
“可是國庫充裕,錢糧無數,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李世民搖了搖頭,很是不解。
“龍武衛,龍武衛!”李世民大吼著。
“太子說的,是不是真的?我大唐境內,還有餓死凍死的人?”
“有,太子殿下說的不錯,據不良人粗劣統計,每年餓死之人,還可達近千人。”龍武衛首領低著頭道。
“那你們為什麼不稟告朕呢?”李世民目瞪口呆,這真的超出了他的預料。
盛唐如此,還是未能使得天下居民全部都安居樂業。
“父皇,這已經算是很好了,要是在亂世,死的人隻會更多。”李承乾說道。
要說百姓生活水平最好的,還是宋朝。
唐朝富足的是氏族貴族,底層百姓還是過著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