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大人你真是厲害,這火器剛出來,就被你玩得明明白白的。”
其實燧發槍的遠距離命中率並不高,因為槍管內部並沒有螺紋,彈頭也不是定裝彈,所以當時周武的試槍的時候,隻在五十米的距離射擊,因為超過五十米,他就不可能有精確命中。
可能很多人就會質疑,五十米的距離彆說對付騎兵了,就是步兵人多了,火槍也擋不住了。
所有周武將三段射擊搬了出來,三段射擊是前世一種火繩槍戰術,在當時火槍無法連續射擊的情況下,這種戰術彌補了火槍射擊速度慢的缺點。
在明朝和日本都出現過三段擊的記載,這種射擊方法在連發火器未發明時是一種快速持續有效的射擊方法,後又在歐洲演變成六段,九段,開始了線列步兵時代。
有了三段射擊戰術,火槍連貫密集射擊,大大彌補了命中率的問題,林娘子對周武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
。。。。。。
火器的打造和冷兵器不一樣,火槍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問題,前些天就在完工,做出廠實驗的時候,炸膛了一把,幸好人隻是受了點輕傷。
周武立刻就下令,所有的鑄造環節,必須按照要求來進行,不能有絲毫馬虎,還讓黃老三抽到了十個經驗豐富的鐵匠,成立了質檢小組,有瑕疵的堅決要求返工。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火槍的產量一直提不起來,不過周武已經和黃老三商量過了,希望能研究一種專用的鑽孔工具,即便達不到機械化,但是起碼能精準半自動。
“大人,咱們幾個商量了一下,除了桯鑽以外,實在是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桯鑽是古代匠人普遍用的一種鑽孔之法,有點類似於用弓弦鑽木取火的形式,但是這種鑽孔技術的成功率,更多是取決於人,所以效率並不是很高。
周武也是沒有一點眉目,擺脫人力,那麼就要找到可替代人力的東西,在古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直到周武無意間看到角落的造景水車,猛地想起,古人用水車代替了人力和畜力的磨坊,那是不是也可以用水車的看法一個半自動鑽頭。
<b
r>????“老黃,你知道水磨坊嗎?”
“大人說笑了,小的家裡世代都是農戶,隻是到了我這一代,趕上運氣好,學了門手藝,哪能不知道水磨坊啊,當年村子裡,老財主家就有一個水磨坊。”
“你既然知道水磨坊,那你說咱們可不可以借用水磨坊的原理,製造一個無需人工鑽孔的設備。”
黃老三先是輕蔑一笑,但是稍微想了想,好像並不是不能。
“我試試。”
說乾就乾,黃老三立馬組織幾個經驗豐富的鐵匠,開始研究琢磨起來。
幾天後,黃老三興高采烈地找到周武。
“大人,成了,成了。”
“什麼成了?”
“大人,水磨坊鑽孔。”
“什麼,快帶我去看看。”
周武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情,跟著黃老三就來到火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