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製卡是一種藝術(1 / 2)

“嗶嗶嗶——”

一聲哨響,比賽開始!

這一屆星東方製卡師大賽,星協特地邀請了以往冠軍隊伍的教練楊指導來進行現場解說。

不過第二輪選拔賽人數太多,鏡頭切不過來,楊指導並不準備開口。

觀眾們也安安靜靜的看著比賽。

不安靜其實也沒關係。

大賽上使用的玻璃製卡室隔音效果很好。

鬨得再厲害製卡師們也聽不見。

這一輪的主題是球。

一個相當寬泛的命題。

召喚卡有球形生物。

法術卡有球形法術。

武器卡也有球形武器。

甚至生活用卡裡也有球形的東西。

那到底做哪張卡比較好呢?

大部分製卡師還在思索。

有的製卡師卻已經動筆了。

比如陸貝貝、莫德伍德、還有一些老牌的六階製卡師。

對於他們來講,卡牌的類型和效果都不重要。

把性能往高了做就行。

評判標準是先看品質,其次才是數值和效果。

隻要能製作出史詩級星卡,基本上就能確保進入到淘汰賽。

是以,陸貝貝選擇了一張自己相對最擅長的法術卡——【星火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張卡的原理和火球術類似。

火球術是壓縮空氣產生爆炸,星火術則是壓縮火焰。

將洶湧澎湃的火焰壓縮成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圓球,看起來像星星一樣。

一觸碰到目標,便會炸出一片火海,造成大量範圍傷害。

屬於六階火係法術裡較為經典的一張卡了。

莫德伍德製作的則是一張【製裁之錘】。

也是法術卡。

原效果是在目標頭頂召喚一柄聖光小錘,輕輕敲一下。

但莫德伍德強行將卡裡的“錘子結構”更改為了“球體結構”。

【製裁之錘】就變成了【製裁之球】。

改造星卡其實是一件比較冒險的事,稍不注意就會把卡改崩。

輕則數值降低,重則當場GG。

敢這麼做,就說明莫德伍德有絕對的把握不會失誤。

他改換結構的過程行雲流水,一看平時就沒少玩球。

去年拿到冠軍和金牌的幾位製卡師,其中也有選擇改變星卡結構的。

都是自信型選手。

但有時候,過於自信會導致許多始料未及的狀況出現。

在場5000名製卡師,幾乎所有人的目標都是史詩。

遲遲未動筆的人也是。

他們不過是在想哪張星卡既符合要求,又更加好做。

除了顧辭。

他可是準備在這場大賽中一炮走紅的,區區史詩怎麼能行?

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越強悍,星協就會越重視。

星協越重視,他就越好欺負那群巫袍人。

我可以隨便搞你,但你不能搞我。

因為我上麵有人。

我一出問題,你們全得玩完。

就問你氣不氣?

片刻後。

顧辭終於拿起筆。

他不是在思考怎麼做傳說。

也不是在思考該做哪一張傳說。

他是在想,到底該怎麼吸引導播和裁判組的注意。

現場的製卡師太多了。

正常情況下,自己製卡的過程,很難在大屏幕中停留太久。

20萬進5000。

能來到第二輪選拔賽的製卡師,多多少少都有些真本事在手。

雖然顧辭可以肯定他們沒有自己持久。

但至少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繪製的星符應該都會非常標準。

導播又不拍臉,他的優勢就沒那麼明顯。

所以,得使個壞。

製卡桌上依舊設有一個小的攝像頭。

和三階認證考核上的那個差不多。

顧辭隨手轉了個筆。

結果一不小心,太使勁了。

不知道怎麼的,還用上了星力。

筆一下子飛出去,把攝像頭戳了個對穿。

第126號監控畫麵滋一聲變得漆黑。

“怎麼回事!”

“126號,航拍趕緊過去,選手可能存在舞弊行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