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了,官府對賣私鹽的睜隻眼閉隻眼,我要抓住賣私鹽的,往上報,我的烏紗也保不住。為了保我的烏紗,我的境內就不準出現賣私鹽的。可我又防止不住賣私鹽的,那乾脆我就對賣私鹽的睜隻眼閉隻眼。實在你鬨得厲害了,我派人把你嚇走,我不抓你。所以呢,東阿縣不抓,這個套設在東阿縣不行。
那東阿沿線能不能設套啊?都一樣啊,哪兒見到販私鹽的都睜隻眼閉隻眼,哪個縣官都怕掉烏紗。所以,這套都下不了。
哎喲,可把這一群私鹽販子給急壞了,這可怎麼辦呢?你您看,在古時候,法律有的時候就是這麼怪。法律條文明文規定某某某這幾條全是犯罪,但是你平常乾這幾條啊,未必有人抓你。那什麼時候有人抓你呢?往往是某兩個政治集團鬥爭,或者是某兩個勢力相鬥。你正好偏於某個勢力的時候,另外一方勢力要打擊這個勢力,他便會拿你下刀,這個時候他會祭起法律大旗。不然的話,你不在這個勢力當中,也不在那個勢力當中,這兩個勢力根本都不拿正眼看你,你愛怎麼的怎麼的,即便犯了罪,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惹這麻煩呀?所以,中國古代有時候這法律是為政治服務的。要想害人,你也得明白這一點。不明白這一點,你害不住人。
這私鹽販子都不傻呀。找了一圈兒,正無計可施呢。就這個時候,東阿臨縣——曆城縣的政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其實不能說是曆城縣,而是整個齊州的高層政局發生了那麼一點兒變化。
什麼變化呢?齊州的最高長官叫刺史啊,此人姓唐,叫唐弼。提起這唐弼,了不得,文武全才,而且特彆精明。但是有一點,他的政治背景比較複雜。你彆看他做大隋王朝的官。但他這個官職是被人保舉的。誰保舉的呢?他的老恩師——幽州北平王羅藝。
提起這個羅藝,那在本套書中,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羅藝,他本來是北齊名將,鎮守燕郡一帶。燕郡是哪呢?就是北京這一帶。這羅藝了不得呀,手下雄兵二十萬。胯下馬,掌中槍,所向披靡呀,羅家槍占著一絕。
想當年北周在滅北齊的時候,打到燕郡打不下去了。這個燕郡背靠突厥,它北方是突厥。而且羅藝鎮守多年,在此處根基甚穩,兵精糧足。人家在這裡以逸待勞,手裡握著二十萬雄師,要真的打,一時半會兒還真難拿下。
那怎麼辦呢?開始,楊堅就采取先把這個地方擱置的策略。先去統一其他地方,用統一其他地方來震懾羅藝。於是,這才有楊林揮師東進,把山東這一帶,什麼齊州啊,濟北州啊等等,給打下來了。那轉過來再打燕郡還是打不下來。先鋒楊林多厲害呀,胯下馬,掌中虯龍棒,跟這羅藝大戰三天三夜,難分上下。最後,羅藝一高興,緊閉燕郡城門,你想攻,灰瓶、炮子、滾木、擂石一起往下扔,你還攻不下來。另外,楊堅有顧忌。因為這羅藝背靠突厥,萬一把羅藝逼急了,他投突厥了,這不平白無故給自己增加一勁敵嗎?所以,還不敢逼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