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回 儀仗隊歡迎秦叔寶
秦瓊、上官狄來到了金鬥潼關。雄關擋道,上官狄心中沒底:“叔寶哥哥,這金鬥潼關可是長安城的門戶。咱要是能夠通過潼關,就算撿了半條命啊。不知道守將衛文通能不能放咱們過去?”
秦瓊說了:“兄弟,你放心,咱們手中有兩隻龍鈚,咱們連長安城都出得來,何況潼關呢?要鎮定。咱們如此這般……詐出潼關!”
“行!哥哥,都聽您的!”
就這麼著,兩個人兩匹馬就來到了潼關西門下。
現在臨近中午,潼關四門大開,有那當兵的在此守把,來回地檢查路人。沒有戰事,潼關也不是天天閉著門。但是,必須進行嚴格盤查,來往的行商更得要官憑路引。秦瓊來過潼關,知道這規矩。來到門前下了馬,有守卒早就看見了:“哎!乾什麼的!?”
秦瓊趕緊把龍鈚拿出來了:“奉靠山王旨意前往齊州處理要務!請準放行!”
守卒伸手把龍鈚拿過來,仔細一看,人家也認得,靠山王的大令龍鈚啊。但是,這個令太大了,不敢做主。“嗯……敢問兩位將軍尊姓大名啊?我好去稟報。”
上官狄說:“我們公務緊急,要立刻過關!我看就不必稟報了吧。”
“哎……兩位將軍有所不知,這是上麵的命令啊。隻要是有重要差事,都得稟報啊。”
這是什麼規矩呢?這是衛文通給定的規矩——辦重要差事的肯定不是一般之人呢。不是一般之人,過我這潼關,我就得見見。萬一這人有用呢?我就得送點禮物啊,說句客氣話呀……這未來都是我仕途之上的貴人!衛文通想當官、想晉升,可以說挖儘心思。說:“有這種人嗎?”當然有了!您仔細觀察觀察自己身邊就大有人在呀!為了晉升,您看看平常見到領導點頭哈腰的,走路都不能直腰,一溜小跑笑眯眯的。領導下車,他掩車門;下雨了,趕緊給領導撐開傘;領導親朋好友的生日,那他比領導記得還清楚;領導親密的朋友都什麼愛好,他比誰都明白。一門心思往上爬呀。古今中外是大有人在呀!也不能說人家這樣不好,人家為了進步嘛。隻要是合情合法也無所厚非,人家就這麼一個生活態度,就是這麼一個價值觀。這衛文通就是這種人的傑出代表!給定下規矩了:“隻要是有辦要務的,一定得告於我知。”我知道了,我琢磨琢磨、合計合計,看看我見不見這個人。見這個人之後,應該采取什麼樣的對待方式。那萬一是貴人呢,不能夠失之交臂。所以,衛文通有這麼一個規定,那下麵的就得執行啊,不放秦瓊兩人走。
秦瓊、上官狄現在也不敢輕易發威,怎麼呢?怕發威萬一惹出其他事兒呢?那隻得兩人互看一眼一點頭。
上官狄開口了:“我乃靠靠山王王駕千歲麵前中軍官上官狄!這位乃是靠山王十三太保秦瓊秦叔寶!你趕緊給我們通稟一聲,我們要立刻過關,有要務!要是耽誤了要務,怕你們衛將軍也吃罪不起!”
“呃,好!我立刻去通稟!立刻去通稟!請兩位將軍在此稍候。快!快給兩位將軍端點茶水來!呃……把馬喂一喂。”
秦瓊一聽,也對,利用這時間趕緊地歇歇馬吧,這馬累壞了。趕緊讓人牽著馬來到馬槽,讓馬啃兩口青吧。這邊有人端過茶水。秦瓊、上官狄真渴了,端起茶“咕咚咕咚”兩口一碗。喝完了,又讓人去打。
正在這喝茶,突然間聽到城中炮響三聲,“咚嗒!”“咚嗒!”“咚嗒!”緊接著,馬掛鑾鈴聲響,“卜啷啷……”好家夥,也不知道出來多少兵馬,用耳朵一數,沒有一千也得有八九百呀,人不少,震得大地亂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