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千恩萬謝:“讓衛大帥費心了!”
“哎呀,這哪裡話呀?”
秦瓊說:“我們不能再耽擱了,得趕緊啟程!”
“好!我送兩位將軍出東城!”
就這麼著,衛文通帶著一千馬隊送秦瓊、上官狄就出了東城了。
上官狄換了一匹好馬,秦瓊可仍然騎的是黃驃馬。那現在這黃驃馬就跑不過上官狄那匹馬了。怎麼?人家那匹馬是驛馬(驛站裡的馬),那能有次馬嗎?那是給朝廷送信的。當然,按說平常也跑不過黃驃馬。但是,你彆忘了,黃驃馬太累了,由打山東到大興城,又由打大興城到驪山大營,又由打驪山大營一直跑到潼關,幾乎沒歇息,也就在潼關稍微地啃啃青、喝點水,那個疲憊勁兒都沒過去。所以,再跑就跑不過上官狄了。當然,現在秦瓊還沒有在意這一點。
衛文通把秦瓊、上官狄送出潼關東門。三個人是拱手相彆。衛文通在這裡很有禮貌地騎在馬上恭恭敬敬地眼望著秦瓊、上官狄兩匹馬消失在自己的視野當中。這才把頭點了點。嗯!心說話:這一次我算是把十三太保給拿下了!等他由打山東回來,我再好好地招待招待他!到那個時候,第三次,我們就得成鐵哥們兒了!嘿!我的晉升指日可待也!哎呦……這兩串鈴鐺可真心疼啊……他還心疼呢。
正這個時候,由打身後,“咵咵咵……”疾馳而來一匹快馬,“報——”一直來到衛文通馬後,這才把馬勒住,“報!”
“嗯?”衛文通一圈馬,馬頭衝西:“什麼事啊?”
“啟稟大帥得知,靠山王王駕千歲領隨從已然來到潼關西門,讓你趕緊前去見駕!”
哎呀!衛文通一聽,這怎麼回事?十三太保剛走,哎,怎麼靠山王老王爺又來了呀?不知何故。但趕緊地去迎接吧!“啊,儀仗隊準備啊!”
“唰!”人家真是訓練有素啊,一千儀仗隊“唰”的一下子整整齊齊地把馬都倒過來了。衛文通由打儀仗隊當中,“咵咵咵……”催馬來到儀仗隊前邊。也就是儀仗隊隊頭變隊尾、隊尾變隊頭了。然後。把手一揮:“迎接王駕千歲去者!”“咵咵咵……”帶著儀仗隊又直奔西門而來。
簡短截說,到了西門。靠山王帶著那些太保們已然進了城了。靠山王來,誰敢攔呢?已然放進城了。就見靠山王滿頭是汗,氣喘籲籲的,臉色就不對了。怎麼?您想想,上了春秋年紀了,六十歲了呀。昨天晚上喝了一宿,又沒好好休息,一路顛簸來追趕秦叔寶,路上被擋了三次。您說一點氣沒有,那不可能啊。連急帶氣,這老王爺就覺得身子十分不爽。不過,他對潼關抱有希望啊。怎麼呢?靠山王想:秦瓊雖然跑了。但是,他經過的第一道關可是潼關呐。潼關大帥衛文通能放他走嗎?如果把他擋在潼關,我就能追到他呀。結果,帶著眾太保追到潼關。進了城一看,衛文通領著一千儀仗隊由打東門卷土而來。
“迎接老王爺!”衛文通把手一擺,就見這一千儀仗馬隊,“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又演上了!一邊演一邊還喊呢:“歡迎靠山王!歡迎靠山王!”“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咵!”“歡迎……”
“啊,給我打住!”把靠山王給氣得,“衛文通,你這是乾嘛呢?!”
哎呦!衛文通趕緊一揮手,“啊!停住啊!停住!”趕緊滾鞍下馬,下得太急了,差一點沒跪地下,“咕嚕”一下爬起來啊,“噔噔噔……”就來到靠山王馬前,叉手施禮:“末將衛文通參拜王駕千歲!呃……這儀仗隊是來歡迎王駕千歲的。不知道哪陣香風……”
“啊!呔!”靠山王心說:我哪有時間在這裡給你磨牙呢,用手一指:“衛文通!”
“呃,呃,末將在!”
“孤來問你,你可曾見十三太保秦瓊,可曾見我那中軍官上官狄了嗎?”
“啊,啊,見著了!老王爺,見著了!見著了!呃……剛剛,十三太保和上官中軍官來到我潼關。末將一看是他們倆呀,我熱情招待呀!我又布酒又布宴又換馬……”
“你夠了!亂七八糟的話先彆說!”
“呃?哎!”衛文通心說:我得表表功啊。怎麼不讓我表功啊?但是不敢言語啊。看著楊林。
靠山王用手一指:“衛文通!我問你,他們倆現在何處?”
“呃……呃,這、這、這……走了。”
“走了?上哪兒走了?”
“呃?呃,出東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