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卿,來的正好,朕正要尋你呢。”
太極宮中,李世民讓郭安把桌子上批閱好的奏章都搬走,該燒的燒,該送去官衙的送去官衙。
又招呼陳平安喝茶,自己也緩了一緩,才開始交流起來。
陳平安則是拿出了自己昨天寫好的奏章,也就是獻給李世民的‘五年規劃’,以及他自己的某一些規劃。
李世民見到陳平安拿出奏章,就心下一喜。
看來,陳平安並非是隨口一說,想要搪塞他,而是真正有意弄出一個五年規劃。
便連忙打開來看,從貞觀元年至貞觀五年,又根據原本史冊,做出一些規劃。
修路、修水渠、修長城、推廣土豆這些都是小點。
其中的城鎮化建設,倒是讓李世民有一些意外,講述要以發展都城為主,加強治安管理,取消宵禁,往來自由,引山民落戶,輕徭薄賦、增加通關關稅,提高商稅等。
陳平安在奏章裡麵講述了什麼是城鎮化,這是一個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也是大唐實現工業化進程中必然經曆的曆史階段。
以各地縣城為依托,以各地州郡都城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陳平安也有想過這個法子在大唐可不可行,這時候的大唐的主體還是男耕女織,甚至是大唐的京師長安直接有著虹吸效應,把大唐各地資源全部吸引過去,造就了一個無比繁榮的都城。
古往今來也都是如此,六朝古都可不是僅僅是六個王朝在這裡建立皇都。
宋朝的汴京、明朝的紫禁城也都是如此,也都是最好的例子。
陳平安當初就有言,後來的皇帝為了解決京師人口太多,交通不便,以至於遷都的問題。
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僅僅是修路搭橋那麼簡單。
因為大唐越是興盛,百姓也越是富裕,他們也就越是有可能會舉家前來京師定居。
這是大勢所趨。
不過,現在就開始潛移默化地推行城鎮化,發展周邊都城,能大大地減輕京師長安城的壓力。
這才是真正能讓李世民稱讚不已的建言。
“好!”
“當真是治國良策也!”
李世民激動不已,直接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大喝了幾口,卻不得儘興,若是現在旁邊有酒的話,他恨不得大醉一場。
再然後,就是東西兩市遷徙,以商定點。
長安城因為是大唐皇都,所以人口眾多,同時,也是大唐的貿易中心。
東西兩市也成為了大唐最大的貿易市場,也正因為這個貿易市場,吸引了太多的商人。
若是把布商的交易市場撤出京師的東西兩市,定在東都洛陽,也就是以後大宗布匹商貨不能進入京師,隻能在洛陽的東市交易,並且在那裡建造比較高規格的布匹倉庫,用來存放布匹,是不是就能減輕京師東市的壓力?
再比如,把馬市定在旁邊的鄠縣,因為鄠縣靠近關中的馬場,完全可以在那邊養馬,並且進行交易。
除了城鎮化的建言之外,自然也有建立州學、縣學的建言。
五年時間,先建立道學,與大唐十三道的治所之地,建立道學學院。
一座學院,可容納學子兩萬之多。
不用去思考,會不會有這麼多的學子,而是先以這個規格來建造,然後就是財政補償,建立助學金,讓讀不起書,卻有才學的寒門士子,可以進入道學學院求學,以參加科舉取士,從而成為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