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三年整頓,五年規劃(2 / 2)

貞觀公務員 餘秦唐 4798 字 4個月前

隨著這一份奏疏的傳閱,李世民在首位上開口道:“朕昔日往來長街,卻又忽聞難忍之氣味。”

“尚藥局的侍禦醫們也有言,長此以往,可形成邪氣,人若處之,長此以往便會邪氣入體,侵入肺部,易得肺癆等疾病。”

“如今,長安城之人口每日益增,長此以往,便是人山人海,小小京師,可容納百萬之眾乎?”

“且不論,人員眾多之後,又該如何保障民生,讓京師之百萬百姓可日日有糧食、有鹽、有水?”

“劉卿之奏,看似隻因為京師亂雜,實則關乎於我朝皇都之基石!”

“諸卿可有何法,能解此局?”

李世民沒有把陳平安所寫的五年規劃拿出來,和高士廉等人商討,而是選擇自己親力親為。

他的第一個謀劃,那就是采用陳平安的建言,對皇都進行一次大規模整頓。

李世民還記得陳平安當初有言,下一位帝王,因為京師百萬人口之眾,導致糧食運送不及時,以至於被迫遷都,緩解長安城百萬人口的壓力。

這麼做的後果,影響也非常大。

以至於後來的帝王又遷都回到了長安城。

若不想動搖國本,那就必須在他登基之處,就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把東西兩市劃分出去,緩解京師的壓力。

同時,推行城鎮化建設,讓長安周邊的都城也能繁華起來,也能減輕陳平安所說的虹吸效應。

區區一座長安城,直接容納了大唐近乎百萬之眾,隻是一個數字,就能夠讓李世民想象得到,那時候的長安城該是多麼的擁擠。

大臣們也有一些意外,不是沒什麼國事可交流的,大家都各司其職,堅持休養生息了嘛?

怎麼,突然就要整頓京師了呢?

李靖、蕭瑀、李道宗等人才回到京師,參與朝政,還不太了解。

而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很快就想到了,真正提出這個建言的人,並不是劉林甫的這一本上疏,很大可能就是那位少年英才陳平安。

有人已經瞄著站在文官那邊,還是比較靠後,屬於五品官員的位置的陳平安。

而陳平安卻隻是攏著手,站在那裡,神色平靜。

“陛下,臣上奏。”也就在這時候,馬周站出來了。

這位被陳平安舉薦,如今已經是工部侍郎,兼任將作監少監,也經常被李世民召見問政之近臣。

李世民道:“準奏。”

馬周奏道:“陛下,臣建言,京師城內應當減少馬車通行,而是以人力車為主,其次,應當立下規定,馬車、人力車等一左一右通行。”

“以西為下行,東為上行,左方為下行,右方為上行,如此相對而行,可避免橫衝直撞、因混亂出行而產生意外。”

“於東西兩市,臣以為,凡涉及胡商之列,皆可設置於外,以防城內人員混雜。”

陳平安原本繼續當個安靜的美男子來著,聽到馬周的建言,微微抬起頭,真的有點兒意外。

馬周的西為下行,東為上行,這不就是靠右行走嘛。

陳平安不免有些佩服,古人隻不過是因為大環境下的教育問題,導致眼界可能不是很高,但是他們的思維絕對比較高,也就是有著大智慧。

靠右行走這一點,陳平安都忽視了。

卻不想,馬周能第一時間想到這個點,也算是有著大智慧了。

佩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