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張餘沒有想到的,那就是盧斌當初在成都守城時,因見義軍聲勢浩大,自己手下那點兵力根本守不住城,故而棄城而逃,一路逃到了梓州城。盧斌知道自己罪責難逃,所以到梓州之後便協助梓州知州張雍全力守城,為的就是將功補過,以期能夠建立一些軍功來平息皇帝的震怒,如今成都城已經攻破,自己能刷軍功的機會也隻有城外張餘手下的幾萬義軍,所以盧斌在得知成都城破之後,便知道義軍已經大勢已去,於是親自率領士兵向已經軍心渙散的義軍追殺而去。
與盧斌將功贖罪不同,同一時刻,梵音閣的新任閣主葉禮與升任梵音閣長老的馮俊,率領數百人包圍了青城山的天師洞。原來,成都城破之後,官兵在叛軍的王宮內隻找到一具燒焦的屍體,屍體上麵掛著蜀王的印璽,麵目已經被燒得看不清楚了,沒有人能夠確定這具屍體就是李順本人,而王繼恩為了消除義軍的抵抗意誌,第一時間就宣布匪首李順已經**而亡,並把消息廣而告之。
與此同時,王繼恩暗地裡又命令人搜尋李順的下落,斬草除根。而成都城破後,落入官兵手裡的吳蘊、計詞等人皆在義軍之中擔任高位,自然知道義軍中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一番拷打之下,得知李順很有可能隨著楚離寒等人逃往了青城山,而當年楚離寒和其他九龍會首領都在青城山天師洞隱居。
比官兵更懂江湖的梵音閣眾人,則早已通過各種消息探得楚離寒最近出沒在青城山附近。於是在稟報官兵之後,與之一起率領幫眾和官兵對青城山開始圍剿掃蕩。
大股官兵與梵音閣高手們進入青城山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楚離寒的耳中,已經在天師洞躲避了好幾天的眾人也明白再也不會有生路了。楚離寒望著群山歎了一口氣,天師洞已經算是絕地了,易守難攻,天師洞三麵懸崖隻有一條山石砌成的小路通向洞口,小路隻能容納兩人並排而行,隻要守住這條小路,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但是也僅僅是對於尋常的江湖仇殺而言,若是麵對的是成規模的軍隊,這所謂的天險就是個笑話了。
就算如此,眾人也打算殊死一搏,因為眾人都自恃成名已久的高手,自然不想坐以待斃,而且他們都明白,就算是投降也難免一死,於是便紛紛手持兵器神色冷峻地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楚離寒、南宮武和冷七弦三人互相對望了幾眼,眼神中滿是黯然與蕭瑟,他們兄妹九人當年創建九龍會時是何等的豪邁激昂、揮斥方遒,如今孟南、孟雨航、竇聖星、李桃桃都已經戰死,霍季在義軍占領成都之後被派去北方與遼國聯絡南北夾擊大宋的事情去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裡,也不知霍季知不知道義軍已經被官兵剿滅......
在天師洞裡躲避了幾日的“蜀王”李順,也知道今日在劫難逃,平日裡這個隻知道沉迷於酒色、善操弄製衡義軍高層的首領,如今似乎也清醒了許多,他把跟隨而來的百餘名親信部下叫到跟前,讓他們放棄抵抗,投降官兵來求一條活路;然後他又來到楚離寒等人這邊,開口說道
“如今我們已經大勢已去,朝廷要抓的是我,諸位皆是明白時勢之人,何不就此突圍而去,留此千金之軀,日後定當有一番作為,若非是明主,今日斷送先王基業,也害得諸位受此劫難......”
楚離寒聞言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王上,官兵即將殺來,王上千金之軀,不可親臨戰陣,請回洞內歇息,且看臣等再為王上衝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