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本就不善於野戰爭鋒,況且又是麵對鐵騎眾多的遼軍,宋軍重裝步兵雖然近戰格鬥冠絕天下,但是激動靈活性與衝擊性還是遠不如遼國鐵騎的。但有長必有短,遼軍雖然衝鋒陷陣,來去如風,但是麵對堅城壁壘,騎兵就沒有辦法了,善於野戰不善於攻城也限製了遼軍的上限,此次遼國幾十萬大軍拿不下保州城就是一個例子。
楊延昭在信中建議王繼恩率領援軍避免與遼軍正麵接觸,而是屯兵井陘關,牽製遼軍以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所以才讓王繼恩為楊延昭的軍事謀略所折服。
他又把來信反複看了幾遍,發現楊延昭對自己女兒被擄走之事,隻字未提。一心為國的風格更是讓王繼恩歎服。
————————————————
楊雲帆率領幾十名騎兵,輕裝簡行的一路向北,他們並沒有走大路,而是沿著崎嶇小路和乾涸河道前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楊雲帆判斷劫持離兒的人會非常謹慎,肯定不會走大路。
沿途上的各個細小的線索都被他們發現,並在一處乾涸的河床旁邊發現了一個新鮮的火堆,周圍還發現了一些細碎的動物骨頭和馬蹄印。
楊雲帆拿起一根細細的骨頭看了一會兒,皺眉說道:“這是兔子的腿骨……,火堆看起來也就是一天前點燃的……”
說完他望著地上的馬蹄印,把目光望向了北方,一行人上了馬,沿著印跡而去……
同一時刻,霍季已經與遼國派來的人接上了頭,遼軍派來的是遼國鐵林軍右驤副指揮使蕭薩禰。
蕭薩禰帶領十餘名遼國鐵林軍騎兵,接到軍令之後,馬不停歇的前來接應。
望著眼前殺氣騰騰的十多人,坐在馬上的離兒眼中漏出了害怕的神色,眼睛求助似的望著身旁的霍季。
蕭薩禰身材魁梧,一身胡服勁裝,外套鎧甲,手持三尺長的鐵骨朵,身下的戰馬也是披掛著鐵質護具,威風凜凜。他勒住馬望著眼前的風塵仆仆的一大一小兩個人,學著宋人的禮儀拱手說道:“在下大遼鐵林軍右驤副指揮使蕭薩禰,奉軍令前來迎接霍當家的……”
霍季聞言神色也是一鬆,也拱手回答道:“在下霍季,這位便是保州城守將楊延昭的女兒……”
蕭薩禰聞言神色一喜,用目光打量了一下小姑娘,點了點頭,又笑著對霍季說道:“霍當家的有此大功一件,日後必當前途無量啊,還望以後多多提攜……”
雖是一番恭維,但蕭薩禰那陰陽怪氣的神態還是讓霍季皺了皺眉,他明白,在遼國崇尚以武立身、以強為尊,凡事都講究以暴製暴以勢壓人,對於霍季這種挾持家屬子女要挾人的行徑,往往都是看不起的。
霍季也隻是冷哼一聲,對蕭薩禰的觀感頓時全無。蕭薩禰也不在意,引領者二人乘馬前行,來到一處部落營地時,已經是臨近傍晚,眾人便決定在此歇息一晚,明早啟程。
這處部落是當地的牧民組成的,有幾十戶人家,隨著水草遷徙到此處,蕭薩禰令人前去交涉後,部落裡一個老者便誠惶誠恐的前來拜見,霍季也懶得去聽他們聊什麼,便自顧自的將奔行了一天的馬匹卸下馬鞍,交給部落裡的牧民去喂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