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隨機應變(1 / 2)

華娛之白金年代 蝸橙 5599 字 2024-03-10

要拍一組長鏡頭,其實最主要的並不是考驗林曉光等人的表演能力,而是要考驗毛衛寧作為導演的基本功之一——場麵調度。

嚴格意義上來說,場麵調度其實來自於話劇。

眾所周知,一部話劇就那麼幾幕,一幕劇幾個演員上台下台,圍繞著簡單幾個道具生生演十幾分鐘,如果導演不知道怎麼指導演員利用空間的話,哪個觀眾喜歡看幾個人戳在台上說話?

於是,調度出現了,導演告訴演員,“你說這句話的時候走過去,說完蹲下,等對方反應完了,站起來,繞著他走到那邊再說這幾句,說完扭頭,等對方反應完了,走,在那個桌子旁邊坐下,等對方反應完了,拍桌子站起,迎著他走,說這幾句,說完掉頭走,等對方把你拉住,你在扭頭往另外一側走……“

調度上的講究多了去了,什麼喜劇走弧線悲劇走直線,吵架要拉開距離什麼的。

以上這些是一個話劇導演的基本功,也是一個影視導演的基本功,更是林曉光這個門外漢目前所欠缺的執導功力。

因為對於影視劇中的一場戲,也存在著一個空間去來完成台詞,台詞怎麼說,除了表情語氣,還要配上空間上完成的大肢體動作,這樣才生動,吸引人。

不會調度的導演,導出的戲很難看,就是機位對切說台詞而已,而好的導演,會先想好調度,然後攝影師才按照這些調度去設計攝影機的運動方式。

毛衛寧也不囉嗦,把林曉光和其他兩位合作演員找來後,便跟攝影師分鏡事宜,又派副導演全程跟進,安排好準備工作。

拍攝之前,他跟工作人員仔細討論了一下,主要想法有兩個:

第一個是影片節奏,這場戲不同以往,不能拍一會兒停一會兒,要一氣嗬成。

同時,毛衛寧還特彆跟兩位攝影師千叮萬囑,這場戲一定不要晃鏡頭,一定要穩,要自然,要悠長。

兩台攝影機各自對準,林曉光坐在科室裡,啪啪地寫著病曆,擺出一副很認真的工作態度。

隨即,副導演幫忙喊道:“大家各就各位好了啊,這次拍的是長鏡頭,導演不喊哢,你們絕對不能停止手頭上的工作!”

“知道了!”

這場戲說的是,兩個小時前,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跑來外科科室,帶著自己的女孩,跟陳天華說,她女兒身上長了一個小包塊,要做切開排膿。

這位三十多歲的男演員叫果靖霖,是魔都戲劇學院畢業的男演員,他這次純粹是看在毛衛寧的麵子,才來《人命關天》劇組客串這一場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演藝圈有一條不成文的說法,說中戲的看不起北影,北影看不起上戲,上戲的看不起野路子。

很明顯,果靖霖骨子裡是看不起林曉光這個跑龍套出身的年輕男演員的,但他沒有當麵明說,一切情緒都放在了戲裡麵。

和林曉光試拍的時候,果靖霖就已經卯足勁,琢磨著自己要鏡頭前,給林曉光一個氣場上的碾壓,雖然,他這次隻是區區一個客串,但他很有信心,能夠在這場醫患糾紛中,搶儘主角林曉光的風頭。

準備工作已經妥當,毛衛寧大馬金刀的往導演椅一坐,揮了揮手。

副導演隨即喊道:“就位就位!”..

“準備好了沒有?”

“好了!”

“Atin!”

急診科室。

林曉光雖然頭也不抬,卻已經入戲,把自己當做陳天華,而不是把自己當做飾演陳天華的林曉光,他邊拿著鋼筆寫著病曆,邊回答道:“你來錯時間了,現在門診已經下班,做不了切排。“

果靖霖站在他的跟前,麵露不悅:“怎麼做不了?一個那麼大的醫院,連一塊小包都切不了?“

林曉光放下鋼筆,抬起頭,想了想,隨即語重心長地道:“晚上可以做急診手術,但你女兒這個情況是屬於門診小手術,不夠進大手術室。門診的手術器械晚上都要消毒,所以現在做不了,您明天白天再來門診做吧。“

果靖霖脖子一歪,一副領導口氣:“你聯係聯係,吊一套器械來做不就完了,這麼簡單的事!“

林曉光無奈地笑了笑,心說,你這也太看得起我了,這麼大的一個醫院,我又不是護理部主任,說調就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