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光沒有喊停,一分鐘後,他們到了目的地。
“導演,怎麼樣,還需要進行哪些調整?”
大家都在等他回答,林曉光腦中卻隻飄過按摩女孩的那句話,我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隻能聽到說話的聲音。
真是先知。
林曉光回過神,跟大家叮囑道:“檢查一下無線信號,我們掉頭再來一次。”
這是《人在囧途》的第一鏡第一條。
在林曉光的眼前,這是一片黑暗,但事實上,它已經自己長成了。
這個鏡頭其實是在電影的中間部分,兩個人開著車想要趕在年三十前回到家,車窗外還有雪花在飄。
因為場地的租賃,再加上碰巧下雪的緣故,林曉光才臨時決定把它放在第一條拍的。
這個第一條就一直封存在數據保全中心,在場記單上也沒有給它打上鉤。
晚上看回放的時候,林曉光覺得他們保留的那幾條都不夠好。
林曉光突然記起了這監視器中畫麵缺失的第一條。
於是,林曉光讓剪輯師打開了這黑暗中的第一條。
它被開啟時,天空裡有一道閃電掠過,光速總是快過音速那麼多,那炫目的幾秒以後,伴隨著神秘的第一條的光影,大地驚雷在耳邊隨後趕到。
好吧,聽起來好像很厲害樣子,其實林曉光心裡很清楚,這個鏡頭徹底糊了,完全黑屏,什麼都看不出來……
最終,林曉光使用了第五條,沒有什麼勵誌故事。
雖然林曉拍第一個鏡頭的時候,表麵上看起來鎮定自若,但內心還是有些翻湧的。
畢竟準備了那麼長時間,那一刻是林曉光做導演拍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還是覺得特彆神奇。
關於《人在囧途》的拍攝周期,林曉光開始會有一點擔心,但他之前做演員,經常也碰到這種等戲、趕戲的狀況,這種焦慮的經曆太多了。
所以,林曉光不會想:完了,毀了,該怎麼辦,怎麼弄才好啊……
拍到第七天的時候,林曉光大致心裡確認在氣質跟質量上,《人在囧途》是一個不錯的喜劇電影。
有句說句,喜劇電影並不是那麼容易拍的,拍個悲劇讓人哭反而更簡單一些,因為喜劇的笑點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悲劇在淚點之前往往會有很長時間和情節的鋪墊,可以慢慢引導你的情緒,讓你沉浸在一種悲傷壓抑的氛圍之中。
再加上,每個人的笑點都不一樣,有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拍的極其搞笑,堪稱新一代喜劇之王,簡直快要超過金凱瑞、周星馳了,但觀眾看了之後,可能會覺得你拍的特彆不好笑。
沒錯,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因此,林曉光始終認為,能把喜劇演好,還不使人感覺尷尬的,都是演技特彆高超的實力派演員。
幸虧林曉光這次拍攝《人在囧途》,請的是原班人馬中許錚和黃寶強這兩位實力派演員,要是換做其他的兩位男演員,哪怕是鄧朝、陳昆都好,加在一塊的效果也很難好過許錚和黃寶強。
許錚的實力就不多作贅述了,早年靠話劇起家,曾經憑借出演話劇《股票的顏色》,獲得過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電視劇代表作是《李衛當官》、《春光燦爛豬八戒》。
至於黃寶強,在他這個年齡段的眾多新生代演員裡麵,幾乎是超神一樣的存在,一出道就憑借《盲井》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隨後參演封小缸電影《天下無賊》裡的傻根一炮而紅,去年更是憑借電視劇《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掀起收視熱潮,成為了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資。
總之,有許錚和黃寶強強強聯合的這個黃金陣容,林曉光首次執導的《人在囧途》這部電影,已經在開機前,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的拍攝,就看林曉光怎麼把握了。
和許多導演一樣,每次開拍之前,林曉光都有做計劃表,包括分鏡本。
畢竟現場有兩百多號人在那等著,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都等著,不是開玩笑。
但是呢,林曉光又比較隨性一點,常會改計劃。
一開始林曉光還假模假式地帶上分鏡本,晚上還記一些所謂的導演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