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過橋難(1 / 2)

熢火之下 橫霸 4069 字 6個月前

尾隨追擊的鬼子進攻線,兩翼由於沒有更多的八路阻擊,鬼子的速度兩快,逐漸形成包圍態勢,先頭逐漸接近了有鬼子守候的大橋。

要麼繞過石橋借著夜色掩護直接渡河,要麼在天黑強攻石橋,然後向北爬行,在即將脫離鬼子控製範圍的時候,卻遇到了鬼子的固定哨。

正常夏季豐水期,發源於太行山流經平原的衛河水量很大,作為南運河一部分,根本無法直接涉水過河,由於整個夏季幾乎沒下過雨,山裡流出的水進入平原後被靠近山腳的老百姓直接截流。

河水到了衛河中遊,水位更淺,河床邊露出河底淤泥,泥沙,直接涉水過河難度很大。

下遊石橋位於浚縣,差不多二三十裡,平原上修橋原本不易,原本有浮橋,渡船也因戰爭被炸掉或者廢棄。

軍分區長期在平原打遊擊,第一次大規模集結,就麵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這樣的狀況,雖然各部對平原地形了如指掌,但從開春以來,鬼子春季、夏季大掃蕩,各部都忙於奔走,所以,對掌握的平原上的情報並不詳儘。

工作隊掌握的情況大多也是書麵彙報,無法描述具體現場地形情況。

軍分區領著能拿得出手的部隊,扛了鳥槍、大刀,勒緊褲腰帶準備給友軍補充一批老套筒,竟然被傳說中窮得連褲子都穿不起的獨立團打了臉。

請來的窮親戚獨立團卻一點不含糊,四連製的獨立團先來的三個連,一連三連一水的鞏造七九二步槍,盒子炮都配到了排!

特彆是那個二連,八個排,扛著擲彈筒,更是機槍到排,其中兩個排竟然全是三八大蓋!亮瞎了在平原上打遊擊的分區各個區隊。

對於打縣城,破壞鐵路,卻被兵力不足的鬼子設了伏。

被攆得跑了大半天,軍分區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騎兵團,卻讓獨立團最後到達的那個九連,不知道從哪弄了輛裝甲車給徹底震驚了。

因為配合一戰區的要求破壞鐵路,師裡才專門為軍分區補充了一批邊區造子彈,手榴彈,自我感覺財大氣粗的戰士們,被九連迫擊炮兩門,小炮七八具的重火力實戰震憾。

甚至都在懷疑,這他娘的這就是躲在山裡見不得人的三槍八路?

傷兵滿營的軍分區,在獨立團一番操作下,竟然成功騙過鬼子航空兵,付出代價弄掉了鬼子戰場電台。

那個九連長,是個人才!

分區各部,終於見識了獨立團的風騷。

一時,各區隊爭先恐後與獨立團各部拉關係,混個臉熟...

司令跟參謀政委嘀咕了幾句,暗下決心,等這仗打完,分區一定也要搞個獨立...獨立營!老子還弄四個連,甚至,也弄個一二三九連,至於四五六七八連?

先看獨立團怎麼弄再說。

補充了乾糧,喝了幾口水,繼續揮灑汗水,先頭部隊騎兵團的一個連,終於氣喘如牛率先到達了衛河石橋處。

平時都是打遊擊,第一次打大型陣地戰,分區損失過半部隊衝出了鬼子包圍圈,雖敗猶榮。

以前的經驗是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當前麵再次麵臨鬼子的防線時,騎兵們甚至不再緊張,連鬼子重兵防線都能衝破,眼下,根本沒把對麵一百多在橋頭建立了陣地的敵人放在眼裡,何況,望遠鏡裡,鬼子偽軍偵輯隊,連警察都上了陣的雜牌部隊。

以前的戰鬥,大多是打伏擊,前提要偵察,敵人人數,火力,附近鬼子可能的增援部隊,撤退路線,會不會給老百姓造成傷害,要考慮的因素太多,根本就沒打過什麼殲滅戰,打的永遠是襲擾,遊擊,被鬼子追擊,掃蕩,轉移百姓,幾乎每一次都是九死一生,順利脫身就是莫大的幸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