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速決(1 / 2)

熢火之下 橫霸 5422 字 6個月前

霎時間峽穀中上槍聲大作。

負責操作捷克式的特務團戰士。

原本根本看不上九營那年輕得不像話叫滿倉的矮個子機槍手。

但聽到旁邊機槍三點射的特有韻律,自己機槍彈道剛要收割半跪的兩鬼子生命的時候,才發現目標已經仰倒。

立即意識到那位比自己甚至老辣。

畢竟,他在山裡平時訓練機槍,理論學習什麼彈道,什麼拋物線確實比滿倉要多。

但是,要說打實彈,他打的估計連滿倉的零頭都不到。

他第一梭子倒是趁其不備完全達到了預期效果,擊斃擊傷三分之一目標確實達到。

但是在換了個彈匣後,卻發現形勢完全變了,明明應該是自己的目標,卻總被對方給搶去。

機槍在開始階段是殺敵的最佳時機。

失去最佳時機,隻得重新尋找目標...

旁邊拉地雷爆炸後準備扔手榴彈的彈藥手,在扔出去的手彈還沒落地時,就發現目標就已經倒在了血霧中。

這位愣了一下,要不是旁邊戰友提醒,差點將拉了火的手榴彈捏在手裡沒扔...

快慢機組也看傻了眼,原本剛瞄準目標,目標就歪到一邊...

還以為鬼子能未卜先知躲子彈!

沒想到,卻是九營那邊密集得有些嚇人的射擊。

伴隨著猛烈而急速的駁殼槍聲,那引起家夥完全是把駁殼槍放平了在當衝鋒槍掃射...

雖然能借駁殼槍射擊時的跳動打出扇麵,但這樣的連射打法卻最浪費子彈。

十發子彈也不一定能擊中一個敵人!

典型的敗家子!

在很多作戰部隊,誰要是敢這樣的打,事後那可是要關禁閉!

偏偏,敗家子那邊打出的子彈,還尖嘯著像是不要錢的一直在往鬼子招呼...

六十餘鬼子,在戰鬥打響不到一分鐘至少就被打倒一半!

三十米左右,是駁殼槍能發揮出最佳殺傷力的距離。

至於精度,九營的戰士接受駁殼訓練時就幾乎沒考慮過精度!

伏擊戰的全部優勢就在出其不意的第一波打擊中。

胡義灌輸給九營戰士的概念,子彈消耗的速度和數量完全決定伏擊效果,決定對敵造成多大的傷亡。

要不是因為這一次夜間突圍求援長槍不好攜帶,好多戰士們幾乎都不願意使這玩意兒。

當然,喜歡顯擺的例外。

不對啊,駁殼槍難道不需要換彈匣麼?

沒帶步槍的戰士,手頭沒彆的武器。

不得不快速將早在戰鬥開始前臨時將兩個彈夾交錯綁在一起的雙彈匣快速調個頭插進槍匣。

畢竟每個人射速並不一樣,以至於從聲音中幾乎聽不出射擊火力有沒有中斷。

鋪天蓋地,大雨瓢潑一般密集的駁殼槍射擊聲,似乎感受到特務團戰士抱怨,終於停止。

對,是停止,一支仍然在響的都沒有。

十二支駁殼與一挺捷克式機槍如天籟之音,在峽穀中奏出宏大的地獄之歌。

呼嘯的山風都沒能帶走深重的硝煙。

陽光已照耀進峽穀,山道上輜重隊停滯處騾嘶馬鳴。

怪叫鳥語聲連連,血霧終於連成片。

隻剩下那挺已經連續換了兩個射擊位的機槍,仍然在囂張...

在噠噠噠射擊間隙裡,亂石間響起一片壓子彈進彈匣的卡嚓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