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根在內黃!
有傳,華夏民族傳統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起源於內黃。
東南百裡有早已斷流好幾年的黃河,西北二十裡有發源於太行山的衛河,衛河從西南直通東北方的天津,連年大旱河道已乾涸。
連年的軍閥混戰,內黃縣城四麵包磚土城牆上開了無數缺口早成殘垣斷壁。
原本的產糧大縣,鬼子打來國民政府流亡。
再加上連年乾旱,種地沒了收成,老百姓背井離鄉逃荒。
鄉下沒了老百姓,城裡的老百姓自然也沒了活路。
鬼子打來燒殺搶掠,老百姓直接逃了個精光。
到後來,連占領了縣城的鬼子都不願意在這裡駐軍。
於是王太恭正式成為內黃縣治安司令兼縣長,跟著整個內黃縣城就成了土匪窩。
沒了老百姓,牛鬼蛇神卻不見得少。
十裡八鄉販古董,盜墓淘文物形色宵小齊聚。
漸漸,一些見不得光的人也開始在這裡紮根。
在暴利的誘惑下,某些發國難財開煙館妓寨財坊紛紛開張,暗娼到處都是。
沒法說人家好逸惡勞,小腳女人不想餓死除了出賣皮肉彆無活路,就算逃荒出去也是同樣的下場。
縣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到內黃得自帶水。
城裡兩口深井出水不多而且還是收費,價格奇高。
到後來,附近某些不願意背井離鄉的百姓,也開始到這裡做些小買賣。
人一多,各種生意就慢慢變得繁榮,逢農曆三六九開集。
到縣城來的沒幾個是正經人,會、道、門,匪、黑、盜隨處可見,一言不合即撥槍相向。
王家父子僅靠收稅這一項竟然就搛了個盆滿缽滿,有了錢就繼續招兵買馬。
被八路打掉千餘人,短短兩三個月,再次聚焦了兩三千來自附近的各路匪類。
將西邊幾個縣產的大煙運到天津,再從天津運糧運物到縣城,小小縣城竟然有全世界最新奇的玩意兒出現。
亂世中最為搶手的東西自然是槍支,小作坊,各地戰場上收集的,附近治安軍流出來的,洋人們商號新式武器樣品,劫道搶來的,來源成迷。
學員們正看著地上沙盤模擬出的內黃縣城,聽分區武裝工作隊長詳細介紹信內黃縣城,匪兵布置。
“耿隊長,按你的說法,那縣城裡差不多全是土匪以及會道門黑盜?”
“可以這麼說,縫補洗衣做小買賣的老百姓,天黑後基本上都會離開縣城。”
“水都沒有,怎麼洗衣服?“
“流經縣城西北方向衛河,有一段河道中形成水了一個水庫.還有什麼問題?”
五分區隊長忍不住提問:“按你的說法,縣城中至少有兩三千土匪,咱們這麼點人,怎麼打?”
“嗬嗬,同誌,這個你彆問我,是你們要思考的問題,我隻負責告訴你們縣城形勢。”
直到現在,九營學員也沒有人開口。
耿隊長也沒在意,兩個月前就跟九營混得熟的不能再熟。
接下來,王六斤開始布置作戰任務:“.戰鬥分兩部分進行,第一步由一分區學員跟武裝工作隊先一步潛進縣城,突襲王太恭老巢,力爭抓住這個老土匪,再讓他下令城裡的匪兵投降,爭取拿下縣城。
第二部分是沒能抓到活口,五分區跟獨立團學員在縣城西南外強攻,掩護一分區學員及武裝工作隊撤離縣城”
“報告,獨立團學員羅富貴跟一分區學員無緣無故沒有參加學習。”五分區的學員中終於有人忍不住站起來。
“你搞偵察的本事不錯,請坐.”王六斤看著那學員,然後道:“現在各部討論製定計劃,由隊長交給我審核,四十分鐘後檢查裝備,一個小時後出發!”
對五分區學員的問題,他沒有解釋也沒有詢問胡義。
王六斤跟來自三個單位的隊長胡義、張連長、呂營長跟坐角落裡火把下邊研究地圖。
張連長語氣中全是羨慕地跟胡義說話:“咱們一分區轄騎兵團、新編第四路軍、衛河支隊.層層選撥的出來的抗大學員近千人,又不可能將基層指揮員全部抽走學習,能參加這一次學習的隻有三百餘。
隨上級考察組來的師警衛營王連長親自實訓,有幸參加學習的僅三十人。
不像你們獨立團,連班長、普通戰士都有機會跟特務營學習.”
胡義看著黑暗的天空搖頭:“以兩百人打兩千,你難道沒覺得上級是在考察我們八路軍的戰鬥力嗎?”
王六斤隨口問:“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