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貞觀時空,李二鳳當即搖頭“自古以來就是兵過如梳,匪過如篦,兵匪不分家。怎麼會有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的兵。”
永樂時空裡,天黑了還沒睡的朱棣站在大殿外,也是連連搖頭“朕倒是從史書上看過類似對嶽家軍的言語評價,可從未相信過。可仙人說是真的...這得是軍紀嚴明到何等程度,方能如此!”
各方世界的反應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難以想象會有如此文明之師。
畢竟冷兵器時代的軍隊素養,真心是不提也罷。
天幕的播放還在繼續。
‘嶽家軍在民間的口碑極佳,他們做到了冷兵器時代裡難以想象的嚴格軍紀。’
‘與此相對應的,是其在上層的口碑極差,也為之後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戚家軍在民間的口碑同樣很好,他們同樣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與嶽家軍不同,戚家軍在大明朝廷之中的評價還不錯。’
‘口碑盤點,兩邊相差無幾。’
趙清然的聲音,隨之傳來“嶽家軍與戚家軍之所以軍紀好不擾民,根源在於主將不貪!”
“曆朝曆代喝兵血,吃空餉早已經形成了習慣。唯有這兩支軍團,是真正的做到了足糧足餉的發放,軍士們的血汗錢沒有被克扣。”
“靖康之變的時候,百萬宋軍一觸即潰。除了皇帝與朝廷無能,還有就是兵無戰心。”
“當兵打仗的賣命錢都被層層克扣,最後落到手裡的三瓜兩棗連自己的家人都養不活。能夠臨陣發三矢,已經是對得起趙宋官家了!”
“至於朝廷口碑。”說到這裡,趙清然自己都笑了“嶽飛將奪回來的土地分發給了軍士百姓,那些原主人們可都是勳貴顯宦,怎能忍受得了這個!當然是要讓他死了。”
正在專心開車的賀強,看了眼後視鏡疑惑詢問“然子,笑什麼呢?”
“刷短視頻呢,你忙你的。”趙清然笑著擺擺手,繼續點評。
“弱宋是不禁止土地兼並的,結果就是到了靖康的時候,天下百姓幾無立錐之地。”
“弱宋一朝,起義是最多的。為什麼起義,當然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
“土地都去哪了,都去了相州韓家,壽州呂家這等勳貴世家的手裡。”
“金人來了,搶走了他們的土地。”
“這些蛀蟲們不敢去搶回來,見著嶽飛搶回來了卻是分發給了失去一切的兩河流民,這些原本不過是他們家農奴的泥腿子,那當然是要乾嶽飛了。”
“嶽飛與嶽家軍的悲劇,根源上就在於這些大宋的勳貴世家們。”
“而這些勳貴世家的源頭,則是源於趙匡胤的重文抑武!”
宋初時空。
之前因兩宋之事倍受打擊的趙匡胤,再度遭受暴擊。
“大宋滅亡,居然都是朕的鍋?!”
趙匡胤感覺頭暈目眩,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朕是為了避免再有黃袍加身之事啊~~~”他望向天幕勉力辯解,述說自己心頭的委屈。
身邊沒人敢於應聲。
唯一敢應聲的趙光義,之前被抽了個大逼兜,已經被氣跑了。
靖康時空。
得知自己國破家亡,下場淒涼的趙佶與趙桓父子倆,跑的飛快準備出城南巡。
卻是被文臣們攔下來,也不讓他們回宮休息吃飯,就這麼聚在大殿外商議如何應對城外的金兵。
聽到趙清然的點評,趙佶愕然“朕知道軍中多有克扣之事,可每年都是幾千萬貫的軍費啊,怎得軍士們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
文臣們對此毫無心理負擔,紛紛抨擊武將,言辭激烈。
唯有李綱冷眼旁觀。
在他看來現在罵的再凶又有什麼用,金兵就在城外!
罵的凶,難道能把金人給罵走不成?還不是要靠軍士們去打。
“隻望能速速尋著這嶽飛。”
“仙人都說了,嶽飛能打贏金人。”
至於說將梅花韓家那些世家的土地分給兩河流民什麼的,在李綱看來壓根就不算個事兒。
“先保住開封府,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再說彆的事兒吧!”
洪武時空。
“哈哈哈哈~~~”
老朱得意的拍著戚祥的肩膀“你小子不錯,會生會教養,你家後人那戚繼光,練兵打仗足以與嶽武穆齊名了。”
“父親。”朱標皺眉“這仙人隻為嶽武穆鳴不平,卻是不提戚繼光。心中地位,高下立判。”
“無妨。”
朱元璋倒是看的明白“那天榜十大名將裡,嶽武穆排第一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繼續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