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怎麼會這樣?!”老朱滿臉錯愕,滿心的不敢相信“我大明雄軍,驅逐韃虜光複中原,老四的時候甚至還能五征漠北,怎麼二百年後如此不堪?!”
朱標與朱棣,都是老老實實的待著,不敢言語。
憤怒之中的老朱,揍兒子的時候是真的下狠手,沒見老四現在還是鼻青臉腫來著。
天幕之中,花開又花謝的大明不妙曲再度響起。
‘到了崇禎十七年,大明已經徹底無力回天,唯有等死而已。’
‘農民起義軍橫掃北地,大軍兵臨京師城下。’
‘有人提議南遷應天府,可崇禎皇帝卻以‘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誌決矣!’而拒絕。’
‘待到起義軍攻破京師,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先是賜死了自己的妃子女兒,悄然將兒子送去了嶽父府上。’
‘之後他就帶著身邊最後的太監王承恩,來到了煤山上吊殉國。’
‘崇禎皇帝最終貫徹了大明‘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血國策。’
‘雖是亡國之君,卻是有著硬骨頭,也未曾給大明丟臉~~~’
‘雖之後南方還有各地藩王繼承大統,延續明朝國柞。可史書上公認崇禎皇帝為大明最後一任君王。’
‘隨著崇禎帝於煤山殉國,綿延了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大明王朝,就此覆滅~~~’
天幕的播放結束,而朱元璋這裡已經是老淚縱橫。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原來是這個意思。我大明,我大明~~~”
說到這裡,老朱已經是泣不成聲哽咽不已。
朱標與朱棣急忙上前抱住他“父皇,保重龍體啊~~~”
“父皇。”年輕的朱棣心直口快“畢竟是二百多年後的事情,無需為此傷感。”
“四弟說的沒錯。”
朱標跟著勸解“且聽仙人言語點評,看看能否有化解之道。”
趙清然這邊,掐滅了煙頭,清了清嗓子開始點評。
“大明的滅亡,其實早在二百年前的土木堡之戰過後,就已經注定。”
“土木堡之戰中,明軍損失掉的可不僅僅是三大營主力,數十萬的大軍。更重要的是,將大明開國的武勳集團都給葬送掉了。”
“從此之後,大明文武失衡,文官集團逐漸掌握大權。”
說到這裡,趙清然起床去廁所放水“文官集團的特性,注定了他們隻會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大明的利益。”
“結果就是,隨隨便便提個官出來,就是各自家鄉的鄉紳霸主。像是嘉靖朝的徐階,當了首輔之後,在老家給自己的家族留下了幾十萬畝的田地。”
“田畝都集中到了文官集團與諸王的手裡,百姓們沒有立錐之地。”
“天災人禍一起來,不是餓死就是扯旗子造反,這才是流寇怎麼都殺不光的緣由所在。”
洪武時空。
朱棣疑惑皺眉“什麼聲音,聽著像是在流水,莫不是仙人正在仙界之中的天河旁釣魚?”
老朱這裡,已經逐漸從痛苦之中恢複過來。
“土木堡在哪?為何我大明,會在那兒損失數十萬大軍?誰指揮的這場大戰,朕要誅他九族!”
“我知道。”
朱棣當即表態“土木堡在大同府那邊,不過是在長城以內。也不知遇上了何等強大的對手,竟然能擊敗我大明數十萬大軍,莫不是天兵天將?”
朱標卻是看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沒了武勳,文官做大。”
“他們到了年紀就會致仕,可不是與國同休,自然隻會為自己撈銀子。”
“他們撈的多,朝廷得的就少。他們占的田多,百姓們就沒有田畝過日子。”
“難怪仙人說沒得救,真是沒得救。”
“哼!”
這兩天早已經憋了一肚子火氣的朱元璋,重重跺腳“俺老朱還以為大明能長治久安,沒成想到處都是亂子!”
說到這,他不解氣的踹了一旁的朱棣一腳“都怪你!”
朱棣委屈極了,可當著老朱的麵又不敢辯解,隻能是哼哼赫赫的低頭認錯。
“彆的事情先不管。”
恢複過來的朱元璋,又成了那位橫掃天下的梟雄“先滅了那建州女真再說!”
諸天萬界,都在看著天幕述說明朝亡國的故事。
這其中最為震撼的,毫無疑問就是各處明末時空。
尤其是天啟七年時空裡,剛剛登基,還未來得及對魏忠賢下手的年輕崇禎皇帝。
當他對上了魏忠賢那陰惻惻的目光的時候,就知道這事兒沒辦法善了了。
此時他進入皇宮不久,身邊隻有一些之前信王府的太監們,宮中大多都是魏忠賢的人。
尤其是東廠,禦馬監甚至是錦衣衛,都是閹黨的人!
崇禎皇帝根本來不及聯係外麵的力量,隨時都有可能陷入老朱家曆來‘融於水’的傳統之中。
眼見著魏忠賢毫不掩飾自己的惡意,崇禎皇帝猛然向著天幕行禮。
“大明天子朱由檢,拜求仙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