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楊政道(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778 字 11個月前

與義成公主不同,楊政道沒有半點架子,也沒有被亡國者的那種怨懟,相反地,楊政道樣貌文秀,言語溫和,仿佛一個小小書生。

“不錯,我便是李恪,楊表兄怎的突然來此?”楊政道的模樣頗為儒雅,舉止也大方得體,李恪對他的印象不差,於是也笑著回道。

楊政道擺了擺手,示意身後的眾人退後,而他自己則站到了李恪的身旁。

楊政道對李恪道:“我來見你的目的有二,其一,你我雖素未謀麵,但畢竟也是表兄弟,以往你在汗庭多有不便,如今來了陰山我自當拜會;其二,我此次來此也是受人所托,給你帶些過冬的東西。”

楊政道說話很平淡,似乎看不出他情緒的波動,有著一種莫名的成熟,一種與年紀不相仿的感覺,可偏偏就是這種感覺叫李恪覺得莫名親近。

楊政道的成熟不同於康阿姆那般,康阿姆也很成熟,但卻沒用對路子,他的成熟地叫李恪生厭,但楊政道不同,楊政道的成熟是一種曆經磨難後的淡然,叫李恪很是舒服。

不過想來也是,楊政道雖也年少,但他的一生卻也過的並不順暢。

明明出身皇室,可在他還未出身之時皇祖父楊廣和父王楊暕便被宇文化及兵變殺死,他自己險些就胎死腹中。

而在他艱難出生之後,他被亂軍裹挾,吃儘苦頭,又落入竇建德手中,在河北他也沒有安穩幾年,後來又被義成公主要去,安置在了定襄。

義成公主又不甘隋亡,立楊政道為隋帝,對他頗多苛求,楊政道雖是小小年紀,卻絲毫不同於尋常孩童,不得半點童趣。

不過好在楊政道聰穎過人,又善於堅忍,這些年竟也過來了,試問他這樣的人,又怎會是尋常少年可以比擬的呢?

李恪聽了楊政道的話,猜到了他的話中之人,於是問道:“是阿雲托你來的?”

楊政道聞李恪之言,眼中微露詫色,問道:“你怎的知道?”

李恪回道:“這突厥汗庭之內,除了阿雲,還有誰在意我的生死,又還有誰能請地動你。”

李恪之言一出,楊政道頓時笑了出來。

楊政道對李恪道:“阿雲說的不錯,你很聰明。”

楊政道在阿史那雲的書信中多次見她提到李恪,頗多溢美之詞。要知道阿史那雲一向嬌縱,能叫他如此推崇的在楊政道的記憶裡還是第一個。

“哈哈,我聰明?我可不聰明,我若是真的聰明就不會被流放到此處,與這些羊羔作伴了。”李恪看著楊政道,輕聲笑道。

楊政道搖了搖頭道:“就是因為你聰明,你才能活著來到陰山牧羊,否則你早就死在汗庭了。”

楊政道不知道李恪用了什麼辦法在觸怒頡利的情況下竟還能活著來到陰山,但楊政道知道,他眼前的這個少年絕不簡單,甚至比他接觸過的突厥權貴們還要複雜地多。

但是越是這樣,他對李恪便越發地好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